嘿,各位“打工人”和财务小伙伴们,今天咱们不聊KPI,不聊996,来点轻松又有点“爷青回”的话题——增值税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老税率”!是不是听到这几个字,脑子里就开始自动播放“啊,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看看这些“旧爱”们是如何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又留下多少传说。
话说当年,增值税的世界,哪有现在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说法,大部分企业提起增值税,条件反射就是“17%”和“13%”。这俩,简直是增值税界的“顶流CP”,尤其是17%,那地位,妥妥的C位!当时,只要是搞生产、卖商品的,这17%就跟影随形,逃都逃不掉。什么原材料采购啊,产成品销售啊,统统都是17%的天下。当然,别忘了还有13%这个“小清新”,它主要负责农产品、图书、报纸、饲料啥的,属于那种虽然不那么高调,但也不能没有的“实力派”。这俩税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构成了我们对增值税的“初印象”,简直就是“刻烟吸肺”的记忆点。
然后,故事的高潮来了,那就是“营改增”!各位,2016年5月1日,这个日子,对于咱们财务人来说,简直就是“第二次生日”啊!以前,搞服务业的,比如搞建筑的、做运输的、提供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的,他们交的是营业税。营业税是“价内税”,和增值税的“价外税”玩法完全不一样。营改增之后,这些行业也纳入了增值税的怀抱,这可不是简单地换个名字,税率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出现了不少新的“老税率”。比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率是11%;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税率是6%。这些,在当时是“新税率”,但随着后续的税改,它们也慢慢变成了我们口中的“老税率”。比如11%,后来就被整合进了10%,再后来又变成了9%的一部分,是不是感觉像在看一部税率的“进化史”?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些年为了营改增,我们熬过的夜、掉过的头发。当时为了搞清楚哪些业务适用11%,哪些适用6%,简直是要把脑袋“抠秃噜皮”!各种政策解读、线上培训、线下研讨会,生怕一不小心就踩了雷,让老板的钱袋子“受伤”。那会儿,大家都在说:“营改增是好事,能抵扣!”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
随着时间推移,国家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又开始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大动作。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迎来了第一次大调整:原适用17%的税率降到16%,原适用11%的税率降到10%。是不是感觉17%和11%瞬间就变成了“前浪”?还没等大家完全适应16%和10%,2019年4月1日起,又一波调整来了!这次更狠,原适用16%的税率降到13%,原适用10%的税率降到9%。至于6%和3%(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相对来说比较“稳健”,没怎么动。所以,你看,17%、16%、11%、10%这些,现在都成了“老税率”的代名词,它们默默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它们的“后辈”——13%、9%、6%继续征战沙场。当然,3%的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在某些特殊时期,比如疫情期间,还享受过阶段性的1%征收率优惠,那真是“暖心大礼包”啊!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现在主要的增值税税率是13%、9%、6%,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老税率”的身影还是会偶尔出现。比如,补开之前的发票,或者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可能还会涉及到当年的税率。这就要求咱们财务人,不仅要掌握最新的政策,还得对过去的政策了如指掌,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税率还多”!这不就是典型的“爷青回”吗?突然翻出几年前的政策文件,发现当年死磕的条款,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那种感觉,真是复杂又奇妙。
当然,增值税老税率里,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冷知识”,比如简易计税 *** 。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或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简易计税,通常是3%的征收率。这3%,虽然看着不高,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抵扣进项税额时,选择一般计税可能更划算。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比如进项税额很少,或者为了享受某些优惠政策,简易计税就成了“香饽饽”。这些选择,可不仅仅是看税率数字那么简单,还得结合企业的具体业务模式、上下游情况来综合判断,真是考验“智商”和“情商”的活儿啊!
还有出口退税率,这个也很有意思。出口退税率往往与国内适用税率挂钩,但又不完全一致。过去,出口退税率也有很多档次,随着国内税率的调整,出口退税率也相应地进行过多次调整。比如,17%对应17%的退税率(当然,也有过16%、13%甚至更低的情况),后来16%对应16%,13%对应13%。但总有一些例外,比如某些商品可能实行零税率,或者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这些细枝末节,往往是“坑”的所在,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企业多交税或者少退税,所以,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关注出口退税率的变动,简直比追剧还上头。
回顾这些“老税率”的变迁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仅是数字的简单调整,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的生动体现。每一次税率的调整,都牵动着无数企业的神经,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决策。从17%到13%,从营业税到增值税,这些变化,让我们的税制体系更加完善,也让咱们财务人变得更加“全能”。毕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把现在的税率当成了“老黄历”,那可就“尴尬癌”犯了。所以,各位,咱们聊的这些“老税率”,虽然已经不再是主流,但了解它们,就像了解历史一样,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也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变化。毕竟,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新的“老税率”出现呢?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