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板,各位财务“萌新”,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让无数英雄好汉“折腰”的话题——企业营业收入到底该怎么写?一提到这玩意儿,是不是感觉头顶瞬间飘过一堆复杂的表格和看不懂的会计准则,让人两眼一抹黑,只想当场表演一个“我裂开了”?别慌,抱紧我!今天咱不讲那些能让人睡着的专业术语,就用大白话,配上网络热梗,把这个“磨人的小妖精”给扒个底朝天,保证让你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从此在财务报表的道路上横着走!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个灵魂拷问:营业收入是个啥?简单粗暴地理解,它就是你公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卖产品、提供服务这些“正经”营生,赚回来的所有票子。记住,是所有票子,还没扣除任何成本的那种!它就像一个人的“颜值”,是给外界看的第一印象,是你公司在商场上“战斗力”的直接体现。数字越大,说明你业务搞得越红火,市场越认可你,是不是瞬间感觉B格满满?但千万别上头,这只是“毛收入”,离你真正揣进兜里的钱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这里必须敲黑板,划重点!营业收入 ≠ 利润!营业收入 ≠ 利润!营业收入 ≠ 利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很多老板就栽在这个坑里了。你看报表上营业收入一个亿,哇塞,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结果财务过来幽幽地说:“老板,咱成本花了一个亿零五百万……”瞬间石化,原地破防。所以,营业收入是面子,是“虚胖”,而利润才是里子,是实打实的“肌肉”。搞混这两者,就像把关羽认成张飞,那可就闹大笑话了。
好,概念清晰了,我们来看看营业收入这个“大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它主要由两大“护法”构成:一个是“主营业务收入”,另一个是“其他业务收入”。公式非常简单,小学二年级水平:营业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是不是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别急,魔鬼都在细节里。
“主营业务收入”,顾名思义,就是你公司的主力输出,是C位出道的那个明星。你是开饭店的,那卖饭、卖菜的钱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你是做软件的,那卖软件、收会员费的钱就是主营业务收入;你是搞设计的,那设计费就是主营业务收入。这部分是你公司身家性命的根本,是你的“金饭碗”,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其他业务收入”又是啥呢?它就像你公司搞的“副业”,是那个偶尔出来客串一下,赚点外快的“斜杠青年”。比如,你是个生产衣服的工厂,卖衣服是你的主业。但你仓库里堆了一堆生产剩下的边角料,你把它们卖了,这笔钱就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再比如,你的办公楼太大,空了一间屋子,你租给隔壁老王开小卖部,收的租金也属于“其他业务收入”。它虽然不是主角,但也能给你的总收入添砖加瓦,偶尔还能带来点小惊喜呢!
搞清楚了“自己人”,我们还得学会“抓内鬼”。有些收入看起来很像营业收入,但其实是“卧底”,千万不能把它们写进去,否则税务局叔叔可能就要来请你“喝茶”了。比如,你公司炒股赚了点钱,这叫“投资收益”,不能算营业收入;你把用了八年的旧厂房给卖了,这叫“资产处置损益”,有它自己的专属位置; *** 看你骨骼清奇,给了你一笔补贴款,这叫“营业外收入”,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更不能跟你的主营业务混为一谈。记住,这些“编外人员”在财务报表里都有自己的“VIP包间”,别让它们乱窜门。
接下来,咱们聊聊最核心,也最容易让人懵圈的一个规则——什么时候确认收入?你可能会说,这不简单吗?钱到账了就算呗!No no no,少年,你太天真了。在会计的江湖里,我们不看钱,我们看“权”。这就是传说中的“权责发生制”。听起来很玄乎,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秒懂了。
假设你在12月份卖了一批货给客户,合同签了,发票开了,货也送到了客户手上,客户也签收了。但是,客户说年底资金紧张,要到下一年1月份才给你打钱。那么问题来了,这笔收入应该算在12月,还是算在1月呢?按照“权责发生制”,答案是:必须算在12月!为什么?因为在12月,你已经完成了你所有的销售义务,你已经“有权利”收到这笔钱了,这笔钱理论上已经是你的了。至于它什么时候到账,那是现金流的问题,跟收入确认是两码事。这就好比你打游戏,你已经把大Boss推倒了,装备也爆出来了,虽然你还没来得及捡,但这件装备已经属于你了。懂了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收付实现制”,那是咱们普通人记流水账用的,公司做账,得玩高端的。
理论知识武装得差不多了,下面进入实操环节,手把手教你怎么“写”营业收入,堪称“保姆级”教程!
第一步:收集龙珠。啊不,是收集原始凭证。把所有跟销售相关的合同、订单、发货单、客户签收单、发票等等,全部找出来,一个都不能少。这些就是你确认收入的“证据”,是你的底气。
第二步:分门别类,各回各家。对着这些凭证,开始给你的收入“贴标签”。卖产品的,归入主营业务收入;卖边角料的,归入其他业务收入。就像整理衣柜一样,把T恤和袜子分开放,别搞成一锅粥。
第三步:别忘了“减血”。在现实世界里,总有那么些“意外”。比如客户买的货有瑕疵,你给打了个折,这叫“销售折让”;客户收到货后发现不满意,退回来了,这叫“销售退回”。这些情况发生时,你得在已经确认的收入里把相应的金额给减掉。不能自欺欺人,明明被砍了一刀,还假装自己满血。不然你报表上的收入虚高,不仅误导决策,还可能多交税,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四步:汇总计算,填入报表。把你分类好的、并且扣除了各种折让退回之后的净额,进行最终的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总额,填到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那一栏;其他业务收入的总额,填到“其他业务收入”那一栏。然后两者相加,就得到了闪闪发光的“营业收入”总额。大功告成!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是个成熟的财务人了?
好了,现在你知道怎么写营业收入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他算营业收入的时候,要不要把客户多给的那个鸡蛋也算进去呢?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