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想跻身全球前五大汽车之列,它需要首先“击败”同行。在汽车制造这一新力量中,蔚来无论是营收增长还是销量,都越来越落后,数据也不如其他竞争对手。即使在新能源高度繁荣的阶段,蔚来也未能扭亏为盈,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很大。在进入世界顶级汽车市场之前,蔚来汽车必须表现得优于同行。从目前的营收增长和销售数量来看,该公司已经落后了。制造一辆汽车需要很多零部件和芯片,如果一家公司卖不出很多汽车,它的供应商可能不太愿意合作。即使供应商改进了他们的产品,他们也可能会优先考虑产量较高的汽车制造商。
蔚来汽车缺乏自建能力,过去依赖代工,在疫情或其他特殊原因时更加被动。蔚来汽车下一步计划推出大众汽车的子品牌,即低价小型车。到那时,它将与五菱宏光和奇瑞汽车的零部件展开竞争。蔚来汽车还能分到多少蛋糕还有待观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竞争激烈。性价比、品牌、质量和安全都是各大汽车企业竞相杀杀的领域。到2030年,蔚来有望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蔚来实现盈利的时间将少于特斯拉。一些纯电动汽车企业过于强调宣传,忽略了自身产品和技术的积累和沉淀。
这不仅仅是纯电动汽车行业,当风口一旦消失,行业就进入衰退周期,这些没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就会出现危机。倒下的众泰、力帆、倒下的海马、四面楚歌的蔚来,都是这样。这与你是否是一股新力量无关,这与技术有关。技术的缺乏会引发连锁反应,直接摧毁一家企业。我们每天都称行业寒冬,其实到今天,早已不是寒冬,而是全国性的汽车市场衰退。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汽车公司,尤其是它的积累还不足以打造一支新的力量,更需要的是静下心来打造一辆车,而不是高调的宣传。只有经过这一波衰退周期,汽车企业才能积累足够的技术能量和战略能力。衰退周期结束后通常伴随着繁荣。
; 手上有40万,想买电动车,买蔚来还是特斯拉?两者相比各有各的好,而购车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先来做个比较吧。
企业实力
蔚来市值为449亿美金,特斯拉市值为862亿美金。
——从企业实力来看,悬殊巨大,一个特斯拉可顶2个蔚来,但或许蔚来是个潜力股。
品牌影响力
特斯拉是之一个把新能源汽车带入我们世界的品牌,说到电动车,很多人之一反应就是特斯拉,电动新能源就是它的标签。相比之下,蔚来属于新兴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里的认可度还比较低。
——对于品牌这方面,其实没什么可比性。
车型售价
蔚来售价更低车型:ES6(SUV)——厂商指导价:35.80万元,补贴后售价:35.36万元。
特斯拉售价更低车型:国产Model 3(中型轿车)——厂商指导价:26.97万元,补贴后售价:24.99万元。
——虽然两款车型并不是同一级别,但从价格来看,这个鲜为人知的特斯拉似乎在价格方面更感人。
续航能力
特斯拉Model 3的续航里程为460KM,而蔚来ES6运动版NEDC续航里程只有420KM,实际续航里程会更少。
——从续航能力方面来看,特斯拉比蔚来强。
特斯拉无论是做工技术还是性能操控都是非常出色的,处于行业顶端,这一点是蔚来ES6目前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产品拼的终究是技术,在电动化、智能化这条路上,蔚来需要向特斯拉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你更加注重车辆的操控性能以及品牌价值,那特斯拉便是你的不二之选。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TM太年轻了。
3月19日,巴菲特:…………………
3月19日,标普500指数大跌7%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为本月第四次熔断;道琼斯指数跌幅扩大至7.82%,纳斯达克指数跌超6.3%。为美股史上第五次熔断,10天内第四次熔断。美联储紧急降息,也没能阻止凶猛的跌势。
随着美国股市经历金融危机以来最快下跌,美股似乎刹不住车了,大涨势头只维持了一天,然后继续哀鸿遍野。不过在这当中,一直以来做空特斯拉的空头们才是喜笑颜开。特斯拉股票一直是美国股市的做空热门。随着特斯拉股价2月4日创每股968.99美元盘中新高,特斯拉空头一度损失惨重。
3月19日,特斯拉股价继续大跌16.03%,收于361.22美元,较之更高位968.99美元已是名副其实的“腰斩”。
同样腰斩的还有蔚来,也暴跌了16.21%,收于2.43美元,与更高位的5.65美元只剩43%。
熊市不言底,牛市不言顶,只要疫情和石油战不结束,谁也不知道之后究竟还会跌成什么样。
特斯拉市值“腰斩”
在最近开启暴跌模式之前,特斯拉曾经历极为迅猛的涨势。从250美元到968美元,特斯拉只用了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在截至3月19日的9个多月中,特斯拉股价飙升了四倍。
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欧洲和北美的汽车行业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销量的大幅下滑、被迫停产等使得汽车制造商的股价跌幅超过了其他行业。
特斯拉股价这周一暴跌18%,周二再跌3.3%,周三则继续暴跌了16.03%,至361.22美元。总市值来到了663.6亿美元,直接腰斩了55%以上。此前,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Joseph Spak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从此前的530美元下调至380美元,评级为“跑输大盘”。
这一次特斯拉的暴跌,或许可以看做是市场情绪的集中宣泄,过去的获利资金需要获利了结。换句话说,特斯拉之前的上涨泡沫过大,市场正在修正对它的定价。而石油战的影响对于在美国的新能源车销量打击也十分之大,在美国,电动车的销量也受制于石油价格,这也是为何特斯拉和蔚来在上周一石油战开始时应声下跌。疫情以及石油战的影响,整个盘面下跌,把特斯拉之前注入的“水分”全给挤了出来。
除此之外,因为新冠疫情对全球汽车市场需求的打压,摩根士丹利此前已经将特斯拉今年销量预期下调了近10%,从预估的50万辆降至45.2万辆,据评估,特斯拉今年在欧洲的销量可能下降约10%。销售预期降低和特斯拉在华的减配门,尽管有着Model Y提前交付的利好,特斯拉的股价却似乎还没触底。
蔚来也没能逃过一劫
和特斯拉一样的是,蔚来也同样面临腰斩的股价。
根据蔚来汽车盘前公布的财报,蔚来预计之一季度营收在12.1-12.7亿元之间,相比此前预估的24.8亿元腰斩。
财报显示,蔚来2019年第四季度营收28.5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28.38亿元,但相比上年同期34.36亿元有所萎缩。蔚来2019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8.9亿元,亏损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22.6亿元,但相比上年同期亏损35.17亿元有所收窄。
根据财报的显示,仅仅2018年和2019年,蔚来亏损就超过了347亿,堪称烧钱王中王,这还没算上蔚来上市前的亏损。特斯拉成立15年也就烧了50亿美元。
而进入到2020年,持续进行自救,多次进行过融资,包括可转债融资4.35亿美元,以及与合肥签署的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的框架协议,并且宣布融资超过100亿元。
尽管有着诸多投资的进入,蔚来汽车CEO李斌还是表示,现金余额不足以提供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流动资金,缺钱一贯是蔚来的主基调。
对于蔚来这样徘徊在现金流枯竭边缘的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指标其实是可动用现金,可动用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截止2019年四季度,蔚来账上可动用现金只剩下10亿人民币,已经不足以支撑蔚来一个季度的亏损。
在发布亏损高于预期、营收超过预期的第四季度财报后,星期三盘前交易中蔚来股价一度下跌13%,而到收盘最终下跌了16%,
和特斯拉的挤泡沫不同,蔚来则更像是一个传统汽车行业的股价,收益预期直接影响了股价的变动。再加上整体大盘的下压,股价下跌似乎还在情理之中。
按照一位投资人所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任何基于股市的理论都不再适用。目前他只关心两件事情,一件是疫情在美国的蔓延情况,另一件是石油价格,只要这两件事情没有迎来利好,美股盘面上就还会继续向下,按照这样的情形,作为汽车股中最受关注的特斯拉和蔚来,股价还没触底可以说是一定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特斯拉的市值成为汽车界之一后,“中国特斯拉”蔚来的股价也开始飙涨。
蔚来股价2020年3月份触底2.11美元,其后开始逆势上涨,7月份更高达16.44美元,反弹幅度高达679.1%。7月17日,蔚来股价跌超9%,此前遭高盛下调评级。财经网汽车就该变动,以及高盛分析师认为市场对其估值过度乐观采访蔚来,截止发稿,未获回应。
此前在6月18日,腾讯斥资1000万美元增持至15.1%。7月13日,蔚来官方公布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的文件,内容显示腾讯对蔚来的持股比例由早前的15.1%上升至16.3%。这两次增持直接助推蔚来股价迭创新高。
年初以来,蔚来获得的援手其实不止腾讯。今年3月5日,蔚来宣布完成2.35亿美元的可转债融资项目,今年以来通过可转债业务已经累计融资4.35亿美元;4月29日,蔚来又与安徽合肥多个战略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借此获取70亿元人民币投资。
7月10日,蔚来中国还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六大银行的安徽省分行签约,合计获取104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
大笔融资入账,明星资本背书,缓解了蔚来的钱荒,叠加2020年一季度收窄的亏损,都为蔚来市值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消息面。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蔚来股价波动主要受外界环境变化(疫情等)和自身业绩影响,包括融资进度、销量等。
财经网汽车梳理发现,尽管股价大幅上涨,蔚来在运营层面的亏损导致其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蔚来logo)
蔚来优势或难延续
蔚来的崛起,与产业技术革新密不可分,技术创新亦是其命脉所系。
造车既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背后需要漫长的技术供应链支撑,主机厂和上游供应商分工明确。传统主机厂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研发流程体系和供应链安全。关键技术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等,主机厂一般通过合资、参股的形式进行捆绑,客观上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也竖立了壁垒。
电动汽车的诞生之所以能掀起一股造车热潮,是因为相对燃油车而言技术门槛低。随着技术的迭代,以宁德时代、大陆、博世等为代表的供应商研发出高性能的动力总成,为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可能。在把电机、底盘、车身等部分外包出去后,造车门槛大大降低,为创业者们融资造车提供了便利。
不同于小众的创业团队,蔚来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方面不遗余力。在2019年9月的业绩会上,创始人李斌回应亏损质疑,称公司20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有一半属于研发投入。
核心技术是突破造车壁垒的关键。2019年财报显示,蔚来投入的研发投入为44.29亿人民币,研发投入占运营费用的44.8%;2018年研发投入为39.98亿,研发投入占运营费用的42.8%。
天价研发带来“一半亏损”,蔚来却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电等核心技术。某种程度上,这和特斯拉的技术战略比较接近。
不过,特斯拉2019年研发投入913.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亿),占运营费用32.5%;2018年研发投入14.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2亿),占运营费用33.0%。尽管早蔚来十年成立,如今特斯拉的研发开支仍有蔚来的两倍之高。
成立于2004年的特斯拉有先发优势,技术正在转化为销量和市占份额。2018年10月,特斯拉终于迎来一个季度的短暂“扭亏为盈”。2020年5月,特斯拉成立以来首次连续三个季度盈利,也使得即将公布的第二季度度财报备受关注。在不断攀升的销量背后,是本土化的超级工厂以及深度绑定供应商带来的话语权。
但是相对于特斯拉已经度过了技术研发的高投入阶段、正在充分享有技术领先带来的溢价红利不同,蔚来汽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需要把研发支出维持在相对高位,才能在技术上确保相对竞争优势,这对还需要融资驱动的蔚来汽车来说,持续的现金流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任万付认为,对新能源汽车来说,新技术的应用是颠覆传统汽车格局的重要武器,蔚来也不例外。但作为新造车企业,蔚来距老牌车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和同为后起之秀的特斯拉相比,蔚来在软硬件上也尚有一定差距。
造血能力尚未建立
2014年,易车董事长李斌成立蔚来,在腾讯、高领、红杉等机构的加持下,从汽车市场的轻资产端跃入重资产端。
成立至今的6年,蔚来推出过多款车型。2016年11月推出的电动超跑EP9为蔚来讲好故事奠定了基础。2017年3月,蔚来在美国发布首款无人驾驶概念车EVE。
但蔚来产品矩阵中,触及普通消费者的仅有已发布的SUV车型ES8和ES6,另一款SUV车型EC6于7月上市,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首款轿车ET7预计2022年上市。
2018年下半年,ES8开始生产和销售,根据蔚来公布的财报,第四季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8069辆和7980辆,环比第三季度增幅为91.8%和144.2%,全年创下营业收入49.51亿。与此同时,净亏损由2017年的50.21亿人民币扩大到96.39亿人民币,增幅92%;按11248辆的交付量来算,蔚来平均每卖一辆车,净亏损85.7万元。
蔚来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来源:蔚来官网)
不过ES8在2019年后销量逐渐低迷。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动土更是打击了市场对于蔚来的信心。财经网汽车查阅数据发现,2019年6月以后,蔚来ES8月销量跌入500台以下,直到今年4月新款ES8上市,该车月销量才终于再度逼近千台。
得益于价格优势,另一款车型ES6表现明显好于ES8。2018年ES8市场指导价为44.8万~54.8万,补贴后为34.8万~44.8万;2019年ES6市场指导价35.8万-54.8万,尽管遭遇新能源补贴退坡,补贴后价格仍低至33.3万,该款车自2019年6月起开始交付,首月销量413辆,之后逐步攀升,截止目前已将ES8远远甩在身后。
根据蔚来公布的数据,蔚来2018年仅有销售了两个季度的一款车型ES8。在2019年四个季度、两款车型的基础上,销量达20565辆,同比增长81.2%。
另一方面,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2019年均笼罩在阴霾之下。根据中汽协数据,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滑4%,这也是新能源车市十年内首次负增长。尽管如此,盘踞销量首位的北汽新能源EU系列年销量高达11.1万辆,亚军比亚迪元EV也有6.2万辆的成绩。
蔚来销量直接影响了股价。2018年9月,仅卖出几千台产品的蔚来奔赴美国上市,发行价6.26美元/股,2019年3月涨至10.06美元/股。但随着2月销量的公布,股价随之跳水。2019年9月,蔚来股价步入“一美元”时期,紧接着李斌成为“2019年最惨的人”。
蔚来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来源:蔚来官网)
不过蔚来确实已经走出了低谷,并开始对外释放信心。今年3月,蔚来公布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期间蔚来共交付8224辆新车,环比增长71.4%,车辆毛利率为-6%,相较第三季度的-6.8%有一定改善。而2020年之一季度财报显示,疫情期间营收同比减少15.9%的同时,亏损同比收窄40%。
一季度的营收亏损双双收窄,这与疫情期间特殊市场环境或许不无关系。李斌公开表示,供应链的优化,电池包成本的持续降低,生产规模上升和管理优化带来的车均制造费用下降,“让我们有信心实现第二季度毛利率转正,年底毛利率达到二位数的目标。”
不过,当务之急是缓解钱荒。截止2019年底,蔚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为9.45亿元,而在2018年同期这一数字为31.90亿。对此,李斌当时表示,蔚来的现金余额不足以提供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所需的营运资金和流动资金。
2020年的融资大跨步,显然让蔚来松了一大口气,这让资本市场预期反转。
蔚来2019年财报(来源:蔚来官网)
“服务”拖累降本增效
2019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12.96亿,均摊到20565辆车上的亏损为54.9万/台,从账面上来看好过2018年的85.7万/台。均摊到时间上,蔚来的亏损速度为3094万/天,远高于2018年的2640万/天。
简单来说,每卖一辆车,蔚来大致亏50万;每过一天,蔚来大致亏3000万。
在净亏损扩大的同时,销售、行政及其它一般费用基本维持不变(2018年53.41亿,2019年54.51亿),这还是建立在裁员基础上。关于人员优化,2019年12月李斌在第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蔚来人数更高时有9900人,到(2019年)年底人数在7500人以内,还有一些手续,实际数字比这个还少。
蔚来2019年财报(来源:蔚来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销售成本有所上升。蔚来2018年的总销售成本为52.07亿,2019年上升至90.24亿。蔚来2018年的销量约为1.2万辆,2019年约为2万辆,由此可推算出,2018年平均每台车的销售成本是43万,2019年平均每台车的销售成本是45万。
财经网汽车就54.9万/台的单车亏损和45万/台的单车销售成本采访蔚来,截止发稿,未获得回应。
尽管蔚来采取了一系列裁员措施,并强调降本,但高企的单位销售成本仍居高不下,甚至还有所扩大。究其原因,与李斌的最初的造车初衷——服务有关。
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李斌成立蔚来,发力点不在资质,而是“服务”。他在201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胜出,就必须做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承诺蔚来将不设立销售部门,只有一个专门服务用户的用户体验部。
李斌曾表示:“凡是服务用户的机会,我们都不会让给别人。” 在2017年首届“蔚来日”活动现场,发布首款量产车型ES8的同时,蔚来还宣布面向车主提供不同于传统售后的三大服务体系:蔚来中心、蔚来能源和蔚来服务。
有着“出行教父”之称的李斌,不仅是易车董事长,嘀嗒出行、摩拜、天天拍车、易鑫等汽车互联网公司均有他的身影。与其说李斌的野心是造车,不如说是打造出行服务的生态。
成为车主后,蔚来用户可以享受诸多权益,包括终身免费异地加电服务、终身免费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当用户离开常驻地超过 200 公里,即可行使终身免费异地加电权益,包括免费一键加电、蔚来超充 *** 充电、其他未接入的公共充电桩充电等。
2019年,随着新款车型ES6的上市,三大服务体系二次升级。根据蔚来官方的说法, 2019年年内将建成70家蔚来中心及体验店,300个服务站点。今年年初,蔚来又表示到年底,蔚来中心及体验店总数从77家拓展为200家左右。
可以说,技术上蔚来暂时无法匹敌特斯拉,但真正让李斌引以为傲的服务,又决定了蔚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金流上难以转正。迄今为止,按照单车的销售成本和亏损,每卖一辆车都要付出大量成本,妨碍造血能力的提升,这让蔚来距离实现盈亏平衡遥遥无期。
分析师张翔认为,在现有的服务成本下,其销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蔚来才有希望向市场证明盈利模式的可行性,目前蔚来品牌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规模远不足以支撑其实现盈亏平衡。
任万付也表示,蔚来目前正在为提升销量和毛利率两方面做努力,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但就目前来说,其盈利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
同时,李斌实现二季度毛利转正的诺言,也面临落空的风险。还有就是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止到2022年底,留给蔚来推高毛利的政策利好时间只剩下一年半。
而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特斯拉正在不断推进品牌下探,在Model 3之后,跨界SUV Model Y已开启预定,最快明年就将全面国产,这将对定位接近的蔚来汽车直接构成竞争压力。另外,以中低端切入的比亚迪、广汽等车企,也正在强势入局中高端纯电市场。
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外部融资和交付量以及营收等财务数据的改善让蔚来短期内股价大幅走高,但从当前形势看,其基本面并未实现反转,而短期飞涨的股价,或许正在消耗未来预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去年6月被空头做空到近三年以来的177美元/股更低价以后,特斯拉股价便开启了火箭翻倍模式,今年1月更高价547.41美元/股,涨幅超两倍,狠狠教训了空头们一顿。
◆ 股价飙升还需理性看待
随着近日股价的快速拉升,如今特斯拉已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市值更高的汽车公司,比起福特和通用两家老牌车企加起来还要高,风头一时无两。然而纵观过去10年特斯拉的财务表现,其仅仅实现过四次的季度盈利,从未实现过全年盈利,即便去年创下了36.7万辆的交付量纪录,也不过只有通用汽车体量的4.2%,不难看出特斯拉股价与其真实市场体量有着明显距离。
正因如此,近日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下调至“减持”,理由是认为其近来的飙升势头不可持续。另外同样不看好的还有巴克莱银行和花旗银行,前者继续维持对特斯拉200美元/股的估值,后者估价则是222美元/股,并表示“特斯拉在资产负债率、自有现金流的可持续性、管理层离职等方面的风险虽有所减轻,但未完全消失”,这些理性的声音都值得大家去重视。
另一方面,得益于特斯拉启动翻倍行情,国内特斯拉概念股亦随之鸡犬升天,多只相关的A股公司被爆炒,特别是像天汽模、秀强股份等公司还主动公开表示特斯拉是自身业务的主要客户,以此来加强爆炒价值。
此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蹭热点,像*ST索菱曾表示有产品应用在特斯拉车型上,然而在公开的当天下午又连忙澄清,事实是没有产品得到特斯拉的应用,可见现时国内特斯拉概念股里的水分不少,投资者还需理性看待。
◆?强大实力与坚挺支持两者兼得
特斯拉股价爆发的原因除了因为去年交付量激增50%以外,其背后核心原因离不开资本对于特斯拉Model 3实力的认可,以及特斯拉在中国受到特别关照这两大关键要素的促成。
特斯拉Model 3到底有多强?以美国市场数据来看,该车以15.5万辆排在了2019年全美轿车市场的第9名,尤其在豪华品牌中小尺寸轿车里独占鳌头,领先第二名的雷克萨斯ES超过10万辆,另外像奔驰C级、宝马3系这般传统豪华品牌明星车型的销量均不超过5万辆,可见特斯拉Model 3已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侵蚀之势。
特斯拉Model 3如此强势之余,更让资本振奋的是其国产化的快速实现。2019年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召开了盛大的工厂奠基仪式,一年后就在上海超级工厂里完成对国产Model 3的交付,这般迅猛的建厂和交付速度再次展现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可怕之处。
事实上,特斯拉在国内受到特别关照的还不仅于此,其中最早的要数2018年发改委宣布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给特斯拉独资建厂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向来缺钱的特斯拉还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目前已取得高达185亿人民币贷款,该数目远超上海超级工厂预估建设成本的140亿人民币,充分补给了现金流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坐拥这般待遇的同时,上海临港地区也要求特斯拉在未来5年里投资140.8亿元人民币,并在2023年底时实现超过750亿元人民币产值,以及产生22.3亿元人民币的年税收,倒逼特斯拉的快速投产和完成交付。
特斯拉之所以能够一路取得“国家特批”资格,与近年来国际贸易局势不无关系,其中工信部部长苗圩就曾指出,“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是中国之一家新能源汽车外商独资企业,其快速建成投产彰显了中国坚定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新一轮更大力度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中国 *** 扩大开放的政策是说到做到。”就此而言,特斯拉的“快”确实是建立在了国家新战略启动的基础之上。
而另一方面苗圩也说到,“从长远来看,特斯拉国产化是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可以倒逼我们的汽车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战略转型,也有助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走向国际化。”在国家实施了多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是时候该放入特斯拉这条“鲶鱼”来倒逼更为深化的改革了。
◆?可怕的鲶鱼效应!
作为一条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鲶鱼”,特斯拉国产化的首次进攻就相当具备威慑力——补贴后售价29.905万元的国产Model 3,拥有5.6秒的百公里最快加速、更大445公里的国标工况续航里程、2875mm轴距,这般价格及产品力对标相近价位的宝马3系、奔驰C级丝毫不弱,难怪特斯拉在欧美市场能够对豪华竞品实现大幅领先。
在产品力足够强势之余,官方表示现时国产零部件本地化率仅为30%,计划在今年底提升至***国产化,此举意味着国产Model 3还有不少的降价空间,其中有国内券商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国产Model 3在目前价格的基础上还具备27%~34%的降价空间,更低价格或低于20万元。由此可见,由国产Model 3带来的鲶鱼效应破坏力十足。
根据规划,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一期生产计划规模25万辆/年,最终整体产能将达50万辆/年。据悉目前上海超级工厂已经达到每周3000辆的生产速度,应该说现阶段能缓下特斯拉步伐的就只有产能问题了。
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里,豪华品牌燃油车毫无疑问会率先受到特斯拉的冲击,至于另外受影响的大概就是同等价位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例如广汽新能源Aion LX,事实上在Aion LX推出前,广汽新能源方面已经说到该车的对标竞品将是国产Model 3。
在广汽新能源看来,Model 3之所以能在欧美市场里反超豪华品牌对手,关键是由当地汽车消费文化所推动,像欧美家庭用户大多人手一辆车,年轻消费者购车不用太多考虑到后排乘坐需求,而这点恰恰与国内用户需求相反。
此外国内用户也更倾向于SUV车型,对车内质感等方面要求甚高,所以广汽新能源才特意打造了这款轴距2920mm,具备豪华内饰、更大续航650公里和高性能的Aion LX纯电动SUV,并且还将补贴后的起售价设定在24.96万元,确实诚意满满。
不过从新车上市两个多月的销量来看,累计售出1341辆的数据并不算太好,广汽新能源这般突出性价比的做法未能讨好到高阶用户,可见来到这个价位后,品牌因素的贡献度有多么关键。
以性价比的角度再来看小鹏P7也同样如此,该车拥有轿跑车造型、3000mm轴距、更大650公里续航能力等亮点,且预售价仅24万元起步,性价比力度相当高。不过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里主打大众市场的品牌代表,在尚未站稳市场之际便推出这般高售价车型,此举风险确实不小,或许小鹏P7的下场将与广汽新能源Aion LX一样难以掀起波澜。
实际上从品牌实力而言,目前自主品牌基本没有能力与特斯拉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尤其是成立没多久的造车新势力,后者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销量抢不过特斯拉,而是他们的投资人由于国产Model 3的出现而失去了投资信心和耐心。
正如蔚来就因为资金流紧张而无法跟进特斯拉的降价攻势,同时还导致与供应商的合作出现裂痕,在生产能力受影响之余,更传出了多家车企竞购蔚来的消息。应该说国产Model 3的到来,将会是对造车新势力从根本资金链上的一次全面洗牌。
国产Model 3只是特斯拉的进击序幕,目前Model Y国产项目也已经启动,按照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说法,Model Y将是一款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纯电动SUV,他预计新车销量将超过之前特斯拉所有车型销量的总和。要实现这般愿望,必然离不开国内消费者的助力,可以预见接下来特斯拉的步伐还将势如破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小鹏汽车 VS 蔚来 买哪家公司的股票更划算?
新浪财经
2021-05-12 23:03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来源:财经自媒体
原创 猛兽财经 猛兽财经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去年投资者对电动汽车公司的兴趣也在大幅增多,投资者在美股可以选择投资的电动汽车公司也越来越多,其中更大的两家是蔚来(NIO)和小鹏汽车(XPEV)。在本文中,猛兽财经就来分析下这两家电动汽车公司,看看哪家更值得投资。
小鹏汽车的股票与蔚来的股票
在过去的一年里,因为小鹏汽车和蔚来的股价都大幅上涨,导致大量的新投资者对电动汽车股票的兴趣上升,从而疯狂的涌入股市,这种疯狂的情况从特斯拉(TSLA)等公司的股价中就可以看出来,但也可以从蔚来和小鹏汽车这两家公司的股价中看出来。
目前,蔚来和小鹏汽车的股价分别为34美元和25美元,市值分别为571亿美元和200亿美元。虽然与特斯拉的5946亿美元市值还相差甚远,但蔚来和小鹏汽车在美股已经属于市值比较高的电动汽车公司了。
这两家公司的股价都经历了大幅上涨,那么就引发了一个问题,这种大幅增长带来的估值是否合理?肯定有些人同意,还有些人不同意,因为这两家公司都在快速增长,这样高的估值肯定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这两家都还没有盈利,目前的预测显示,它们到2022年依然不会盈利。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深入研究下这两家公司的估值。
高速增长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中国是全球更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更大的汽车市场。中国 *** 有增加电动汽车数量的宏伟目标,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应对雾霾问题,需要减少本地排放。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壮大,这是消费的主要推动力,也有利于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汽车的消费。
在2020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为130万辆,约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40%。据预测,到202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50%,预计今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00万辆。
国内市场的高速增长是蔚来和小鹏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在2020年,蔚来的销量达到了4.4万辆,但预计今年的增长幅度会更大。因为蔚来定的目标是在之一季度销量超过2万辆,相当于全年销量超过8万辆,我们预计蔚来的销量在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今年蔚来的销量可能至少会达到10万辆。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在2020年的销量达到了2.7万辆,根据小鹏汽车的预测,在今年之一季度它的销量将至少会达到12500辆,考虑到季节性因素以及未来几个季度产量的进一步增加,我们预计小鹏汽车今年的销量很可能会增加一倍以上。
来看看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我们就知道了,这两家公司在今年能实现强劲增长并不反常。相反,华尔街分析师认为蔚来和小鹏汽车在2022年还会进一步实现强劲增长。
分析师预测蔚来今年的营收预计将增长到54亿美元,2022年预计将再增长59%,2023年的营收预计为125亿美元(比2022年的预期营收增长45%)。
分析师预测小鹏汽车今年的营收将达到21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130%),2022年的营收将达到42亿美元,再增长***。
在这两家公司中,蔚来无论从车辆交付量还是营收来看都是规模较大的一家,这也反映在其较高的估值上。然而,凭借强劲的预期增长,小鹏汽车也将在未来几年成为这一领域更大的参与者。
从市场份额来看,在中国每卖出20辆电动汽车就有1辆是蔚来,而小鹏汽车的规模相对较小一些,每35辆电动汽车中才有1辆是小鹏汽车。在国内市场,这两家公司都有比他们规模更大的同行,包括特斯拉,但与此同时,蔚来和小鹏汽车的增长速度都快于市场。这应该会导致两家公司在未来几年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由于两家公司都在不断的推出新车型,以及都在制定积极的增长计划,我们预计这两家公司在未来几年都将继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它们快于市场的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下去。
蔚来和小鹏汽车各自的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上,这两家公司都试图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什么应该买蔚来而不买其他的?主要原因还是蔚来更大卖点之一就是其电池更换技术和BAAS服务。这项服务允许消费者在几分钟内更换电池,这就解决了消费者担心的频繁充电或充电时间太长的顾虑。
蔚来的技术在国内已经被测试和使用了上百万次,至少在消费者生活和旅行的地理区域内有密集的电池交换 *** ,充电不是一个问题。而且这样的 *** 在中国以外还不存在,这一优势可以使蔚来在国内市场与其他汽车厂商明显的区别开来。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也在努力的打造“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它将重点放在了研发上,并努力将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等智能技术带给消费者。这一策略主要针对的是比较年轻的消费者。到目前为止小鹏汽车已成为中国更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厂商之一,但其产品还没有像蔚来的BAAS服务那样独特。
蔚来和小鹏汽车的估值
由于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盈利,我们不能用市盈率来判断它们是否被低估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收入来推断各自的股价是否合理。
蔚来目前的估值是2023年预期营收的5.6倍,而小鹏汽车的估值约为2023年预期营收的3倍。与目前的电动汽车之王特斯拉相比,特斯拉的估值是2023年预期收入的8倍。但是蔚来和小鹏汽车的估值肯定都比传统汽车厂商要贵得多,从这些传统汽车厂商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其中包括大众),但股价却不到其年销量的1倍,就可以看出来。
投资蔚来还是小鹏?
这两家公司的增长率都很高,之一季度的业绩也很好,而且都受益于中国在各方面对国内公司的优惠政策。可以预见,蔚来和小鹏汽车都将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而且这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明显低于特斯拉。更重要的是,蔚来和小鹏汽车虽然都实现了相对强劲的增长率,但成本却比较低。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说这两家公司都不贵,它们的股价仍然比传统汽车公司贵。
和小鹏汽车相比,由于蔚来在发展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加上其拥有非常独特的BAAS服务,这是它与同行最明显的区别,也是消费者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蔚来的产品总体上比小鹏汽车更有优势和价值,小鹏汽车的定位和优势并不那么明显,由于其规模较小,未来几年可能还会经历更多的成长阵痛。
不过,从估值来看,我们不认为蔚来的股票是一个好的选择,尽管相对于小鹏汽车,我们更看好蔚来的股票(相对于特斯拉,我们更看好蔚来和小鹏汽车)。如果这两家公司目前的估值让投资者比较犹豫,那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再等等,等到更合适的价格再买入或扩大仓位,无论是选择这两家公司,还是考虑其他电动汽车公司都行。
2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