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打开大智慧的这把“肉眼看股海”的神仙工具,先别急着冲进买买买模式。真正好用的不是一键发财的魔法,而是会用的步骤、会设的筛选、会解读的数据。今天就用轻松的口吻带你把大智慧选股器的“底层逻辑”扒出来,把看得到的股票池变成看得懂的实力名单。内容参考多篇公开教程、官方帮助文档以及资深实战笔记的要点,总体上来自10篇以上的搜索结果整理而来,帮助你把原理和操作落地到日常使用中。
之一步,进入界面,先搞清楚你使用的版本和模块。大智慧的选股器通常在主界面找到“选股/筛选器”入口,右上角可能会有“创建自选池”的按钮。新手更好先从模板开始,看看预设条件是怎么组合的,像“成长股模板”“价值股模板”“动量模板”之类的演示会给你一个很清晰的起点。熟悉界面以后,自己再逐步删改条件,白纸变成专属的筛选器,这是你接下来高效筛选的钥匙。
第二步,明确筛选目标。要知道你不是要“筛出所有股票”,而是要在特定逻辑下筛出“潜在的优质股”。一个常见的思路是把基本面与技​​术面结合起来:先用基本面指标筛出估值合理、成长性可观的股票,再用技术指标筛选出趋势和买点。常用的基本面指标包括市盈率PE、市净率PB、ROE、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现金流等;技术指标常用的有均线综合、MACD、相对强弱指标RSI、成交量变化等。把两类指标放在同一个筛选器里,往往比只靠单一维度更稳健。
第三步,搭建自己的条件公式。大智慧的条件编辑器通常允许你用“与(AND)”、“或(OR)”、“非(NOT)”来组合条件。一个最简单的入门范例是这样的:A. 市盈率PE<20 AND B. ROE>15% AND C. 近4周涨幅>12%。你可以把A、B、C拆成多个子条件,逐步测试它们对筛选结果的影响。更高级的做法是用自定义公式,例如用逻辑与数学函数来实现双变量约束,或者用时间序列的条件(如过去3个交易日的均线距当前价格的距离)来捕捉短线机会。记住,公式要能重复执行、可重复复盘,所以在编辑时尽量保持表达清晰、字段命名统一。
第四步,选股池的命名与字段配置。筛选器做出来后,给它一个易于记忆的名字,如“成长+价值混合-2025Q2”。接着挑选要显示的字段,例如股票代码、名称、最新价、涨跌幅、市值、PE、ROE、近4周涨幅、成交量、换手率、资金流向等。字段越对你越有用,后续分析、导出与跟踪就越方便。你还可以把筛选结果导出成CSV/Excel,方便在其他工具中做二次分析。若你经常对比不同策略,建议把同一组字段排列规则做成一个固定模板,日后切换策略就像切换衣服一样省力。
第五步,设定警报与跟踪。筛选器不是一锤子买卖的工具,它还需要持续关注。大智慧通常支持对股票价格、涨跌幅、成交量、换手率等设定阈值,一旦触发就通知你。要点是把阈值设置成对你实际交易节奏有帮助的水平,比如“涨幅达5%立即提醒”或“日换手率高于某值且涨幅超过3%时进入关注清单”。警报可以帮助你在忙碌中不漏掉潜在的机会,特别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能把信息传递到你的手机或工作端,省去你时刻盯盘的疲劳。
第六步,进行数据可视化与组合分析。单纯的数值对比往往不如图表直观。你可以把筛选结果绘制成K线、分时走势图、成交量柱状图等,观察股票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趋势。再把筛选出的股票分成几个篮子,例如“高成长篮”“估值偏低篮”“强势放量篮”,通过并列对比找出相对优势。这一步是把数字变成直观判断的过程,也是你从“筛到看”的重要桥梁。若你习惯进行多数据源对照,可以把大智慧的数据导出到表格里,与其他数据源交叉比对,提升筛选的可信度。
第七步,回测与历史检验。很多投资者喜欢把筛选器当作交易策略的之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大智慧通常提供历史数据回测、拟合与模拟交易的功能,你可以对某段时间的市场行情进行回测,检验如果在该时期应用你的筛选条件,理论上的收益与风险是怎样。把筛选条件在历史数据上跑一遍,看看胜率、更大回撤、盈亏比等关键指标。回测结果会帮助你调整参数、优化阈值,使筛选器更贴近真实市场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回测结果不等于未来收益,仍需结合实盘的风险控制策略。
第八步,导出与实盘对接。日常工作中,筛选出的股票池往往需要导出给同事或交易员,或者在证券账户里直接下达买卖指令。大智慧一般支持把筛选结果导出为CSV、Excel、或直接与自选股板块绑定。你可以设定一个“每日更新”的自动化流程,让筛选器每天早晨自动刷新、导出,并在团队群里推送摘要。若你是属于“多端工作流”人群,看看是否有云端备份或跨设备同步的选项,这样无论你在哪台设备上看,筛选器的逻辑和结果都保持一致。
第九步,实战技巧与注意事项。实战中,单一条件往往容易被市场“欺骗”。混合式筛选往往更稳健:把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结合起来,设置合理的权重和过滤阈值;把市场情绪因素纳入考量,如成交量突然放大但价格未同步上涨,通常需要谨慎;对冲与仓位管理同样重要,别把全部资金塞进一个行业或一个风格。还有一个实用的小技巧:把筛选器的时间维度设成不同粒度,例如日线筛选用于短线机会,周线筛选用于中线趋势,这样可以避免“同一件事被重复筛选”的信息冗余。
第十步,常见问题与快速排错。界面变慢、公式报错、字段不显示、数据缺失等情况都很常见。遇到公式报错,先确认字段名和语法是否完全匹配,常见错误包括拼写不一致、括号配对错误、逻辑运算符位置错乱等。界面变慢时,可以尝试精简筛选条件、将筛选器分成两三个子筛选器逐步调试,或者清理无用字段以减轻系统负担。数据缺失时,检查数据源的接入设置,以及 *** 环境,必要时使用离线数据包作为备份。
第十一、十七次机会:进阶玩法。你可以把筛选器做成“多账户协同”工作流,设定不同账户的策略偏好,统一在一个面板里查看各账户表现。还有云端备份与版本控制,这样即使设备故障也不怕,改动历史一目了然。若你是技术控,还可以在条件编辑器中加入自定义脚本、宏命令,提升自定义公式的表达能力。记住,工具只是手段,核心还是对市场的理解和纪律 *** 易。
最后,脑筋急转弯时间来了:如果一个筛选条件同时说“越大越好”的市值和“越低越好”的估值在同一个逻辑里冲突,你会用哪一种权重来解决这两件事?答案藏在你对风险偏好、投资风格和资金管理的理解里,
你愿意给它一个合理的权重吗?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