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打工人”和“吃瓜群众”们,今天咱们不聊“内卷”也不谈“996”,来一波回忆杀,穿越回那充满青春气息、仿佛昨天才发生、实则已经快“奔三”的2017年!那一年,你的℡☎联系:信步数可能还没过万,你的“头发焦虑”大概率还没上线,而最重要的是,你的银行存款,可能正安安稳稳地躺在中国银行,享受着那时独有的“小确幸”!
说起2017年中国银行的存款利率,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金融考古学”教材。那时候,央妈(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还是比较“稳如老狗”的,毕竟上一次调整还是在2015年10月,活期存款基准利率0.35%,三个月定期1.10%,半年定期1.30%,一年定期1.50%,两年定期2.10%,三年定期2.75%。作为宇宙行之一的中国银行,自然是要在央妈划定的“跑道”上,结合自身情况,给出自家专属的“福利套餐”!
那么,问题来了,2017年,你把血汗钱、零花钱、私房钱(别问我怎么知道你有私房钱的,懂得都懂),搁在中国银行,到底能“薅”到多少羊毛呢?咱们今天就来深度刨一刨,看看当年的那些“凡尔赛”操作,是不是让你如今“悔不当初”或者“会心一笑”。
首先登场的是,我们最熟悉的“活期存款”!这玩意儿,2017年在中国银行那叫一个“蚊子腿也是肉”,但肉少得可怜。基准利率0.35%,中行基本上也是照单全收,一分不差。你想想看,一万块钱放一年,利息才35块钱!35块钱能干嘛?可能买两杯奶茶?或者买包零食?搁现在,这点钱可能都不够你打个车。所以当年把钱放活期的小伙伴,你们简直是“慈善家”啊,为银行的流动性做了多大的贡献!不过,话说回来,活期图的就是个方便,随时取用不心疼,毕竟“流动性才是YYDS”嘛!
接下来,咱们聊聊真正能“搞点事情”的——“定期存款”。这才是当年咱们老百姓更爱玩的“理财游戏”!2017年,中国银行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上浮”,虽然不像某些城商行、农商行那么“放飞自我”,但好歹也是有肉吃的。咱们分几个档次来瞅瞅:
三个月定期: 央行基准1.10%。中行通常会在这个基础上小幅度上浮,比如上浮到1.30%左右。听起来好像也就那么回事,但对于短期不用的资金,好歹比活期强了几个数量级,简直是“活期存款的救赎”!
六个月定期: 央行基准1.30%。中行通常会给到1.55%左右。半年时间,一笔小钱放进去,到期能多买几瓶饮料,想想也挺美滋滋的。这利率,在当时,也算是中规中矩,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小富即安”。
一年定期: 这可是当年的“香饽饽”!央行基准1.50%。中国银行在2017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般能给到1.75%左右,甚至有些网点为了冲业绩,或者特定的活动,可能会给出1.95%的“惊喜价”!一万块钱存一年,利息能有175块钱,甚至195块钱。这在当时,可以顶一顿“豪华外卖”了!想想看,是不是感觉回到了那个“幸福指数”还没那么高的年代,但这点利息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快乐?
两年定期: 央行基准2.10%。中国银行的两年期定期,通常会给到2.25%到2.45%之间。两年时间,钱放进去,利息滚起来,虽然不多,但胜在稳定。对于那些短期内没有大额支出计划的小伙伴,这简直是“躺平”的完美姿势!你啥也不用干,钱自己就生钱了,是不是有点“凡尔赛”那味儿了?
三年定期: 央行基准2.75%。中行的三年期定期,通常能达到2.75%甚至2.85%到2.95%的水平。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了。对于有长期储蓄习惯,或者为孩子教育、养老提前做规划的家庭来说,三年期定存简直是“稳健投资”的代名词。虽然不是什么“暴富秘籍”,但胜在“安全感爆棚”!
五年定期: 央行基准2.75%。和三年期一样,中行的五年期定期也可能在2.75%到3.00%左右浮动。不过,五年期的灵活性比较差,如果提前支取,利息就要按活期算了,所以当年选择五年期的储户,那可都是对自己的资金规划“胸有成竹”的“老司机”啊!
除了这些常规操作,2017年,中国银行当然也有“高端玩家”的专属福利——“大额存单”!这玩意儿,门槛高,通常20万元起步,但收益率也更诱人。2017年,中行的大额存单,在同期限的普通定期存款基础上,利率通常会再上浮10%到20%左右。比如一年期的大额存单,可能就能达到2.1%到2.2%左右,三年期的甚至能摸到3.3%到3.4%的“高位”!对于手头有点“余粮”的“土豪”们来说,大额存单简直就是“躺着赚钱”的利器,那利息,啧啧,直接把普通定期“秒成渣渣”!那时候,能买得起大额存单的,那才是真正的“凡尔赛文学”的忠实拥趸啊!“哎呀,我这20万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买个大额存单,利息还能多买几件衣服呢!”这话一说,是不是瞬间感觉被“暴击”了?
还有一种介于活期和定期之间的“通知存款”,2017年的中国银行也有提供。比如“一天通知存款”,利率通常在0.8%左右,“七天通知存款”,利率大概在1.35%左右。这种存款方式,适合那些资金量较大,但又随时可能需要取用的小伙伴。虽然利息不如定期,但比活期高出不少,而且又比定期灵活,简直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我想要高点利息,又不想把钱锁死,怎么办?通知存款解君愁!”
那么,为什么2017年的存款利率是这个样子呢?这背后可是一盘大棋啊!
首先,那一年,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一个稳中求进的态势,通胀压力相对可控,所以央妈没有必要频繁调整基准利率来 *** 或抑制经济。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虽然面临一定的竞争,但国有大行如中国银行,凭借其品牌优势和网点覆盖,依然是老百姓心中的“定海神针”。
其次,2017年,监管对银行的负债成本管理也有一定要求,虽然允许利率上浮,但也不能“无底线”地搞恶性竞争。所以,中国银行在制定存款利率时,既要保证自身的盈利空间,又要兼顾市场竞争力,还得符合监管要求,这其中的“平衡术”可一点不简单。
再者,当时的理财市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宝宝类”产品虽然已经流行,但整体收益率也开始趋于稳定。银行存款作为一种最传统的、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依然拥有大量的拥趸。尤其是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来说,中国银行的存款,简直就是“安心丸”!
所以,2017年在中国银行存钱,你选择的期限和金额,直接决定了你“躺平”的姿势和“凡尔赛”的程度。如果你当年把一大笔钱,选择了三年期或五年期的大额存单,那么恭喜你,你的“眼光”和“定力”在当时绝对是“YYDS”!你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的那些利率,是不是觉得“真香”?毕竟,跟现在某些银行动辄“破2”的存款利率一比,2017年中国银行的那些“小甜甜”,简直就是“白月光”啊!
当然,时光一去不复返,2017年的中国银行存款利率,已经成了我们回忆里的一段“历史佳话”。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金融环境,存款利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理解当年的金融环境和产品,总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比如: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率如何平衡?风险偏好如何影响你的选择?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你的钱,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才能让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不至于“拍大腿”呢?
话说回来,你还记得2017年,你在中国银行存了多少钱,利率又是多少吗?是不是现在想想,都能默默地念叨一句:“哎,都是回忆,回不去了……”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