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A股冲浪选手、股市干饭人、以及在涨跌之间寻找诗和远方的“韭菜”们!今天咱们要聊个有点意思,又有点“爷青回”的话题:2022年A股的“高送转”股票!是不是一听这仨字儿,你脑子里就自动播放“暴富神曲”,感觉口袋要鼓起来了?别急着YYDS,先搬好小板凳,听我给你扒拉扒拉,这事儿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甚至还有点“栓Q”呢!
你是不是也曾幻想,手里的股票突然来了个10送10,甚至10送20,然后股价“哗啦”一下就起飞了,你就可以躺平数钱了?嗯,这样的美梦,在A股曾经是真实存在的,那会儿的“高送转”简直是市场热点中的“顶流”,每次一公布,相关股票立马“一字板”安排上,股民们直呼“真香”!但家人们,时代变了啊!2022年,你要是还抱着老观念去找“高送转”,那大概率会找到个寂寞,甚至还会有点“我太难了”的悲催感。
为啥这么说呢?咱们先来个“扫盲时间到”!
话说当年(大概2018年以前),A股市场对“高送转”那叫一个爱啊!啥叫“高送转”?通俗点讲,就是上市公司把未分配利润或者资本公积金,按照一个很高的比例(比如每10股送10股,或者每10股转增10股,甚至更高)分给股东,让你的股票数量瞬间翻倍。虽然总市值不变(除权后股价会相应降低),但因为股价降低了,看起来就“便宜”了,很容易吸引散户去买,然后庄家和大小非们就能趁机“割韭菜”,股价拉高后减持套现,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家人们,这种“数字游戏”玩多了,监管爸爸就看不下去了。从2018年开始, *** 就明确表态要严厉打击“忽悠式”、“蹭热点式”的高送转。意思是:你业绩不行,就想靠送转来炒作股价,搞什么“市值管理”?门儿都没有!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落下,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动辄10送10以上”的“暴力高送转”几乎就销声匿迹了。现在,你要是再看到有公司敢搞那么高的比例,那可不是惊喜,那是“惊吓”!分分钟被交易所“点名批评”,甚至收到“关注函”的警告。
所以,2022年,如果你还在问“有哪些高送转股票”,那就像是在问“清朝的皇帝现在还在用金锄头耕地吗?”——概念已经“进化”了,或者说,被“净化”了!
那是不是说,2022年就彻底没有“高送转”了呢?也并非如此,只是它不再是那个“大碗吃肉”的姿态了。现在的“高送转”,更多的是一种“小清新”模式,讲究的是“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比如,每10股送2股,或者每10股转增3股,再或者10股派现金3块钱,这种“送转派”结合的方案,才是2022年A股市场的主流。它更侧重于回报股东,而不是为了炒作股价。
那么,2022年到底有哪些公司在年报里“秀”出了这样的“新时代高送转”方案呢?(敲黑板,重点来了,这部分内容,咱们可是费了老鼻子劲儿,扒拉了不少公告和券商研报的“边角料”才攒出来的!)
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2022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通常是在2023年上半年陆续披露并实施的。所以,当我们谈论“2022年的高送转”,指的是公司在2022财年结束后,董事会提出的分配预案,并在2023年股东大会通过并实施的。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真正能称得上“高比例”的股票送转方案少之又少。很多公司更倾向于高额的现金分红,或者低比例的送转+现金分红的组合。但如果非要找一些相对“慷慨”的,特别是带有送转成分的,我们依然能从一些业绩亮眼、成长性好的公司中找到“蛛丝马迹”。
根据我们“地毯式”搜索和“大数据分析”(咳咳,就是人工扒拉了点资料啦),一些科创板、创业板的“硬核科技公司”在2022年报中,可能会出现相对较高的转增比例,毕竟这些公司成长性强,资本公积金积累也快。但记住,这里的“高”,是相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可能就是10转3、10转4的水平,千万不要代入“10转10”的滤镜啊!
比如,有些在细分领域表现出色的科技股,可能因为业绩爆发式增长,同时又股本较小,为了增加股票流动性或者优化股本结构,会考虑实施送转。我们随手“捡”几个例子(这些都是 *** 息,大家自己去查证哈,别直接当成投资建议就冲了,那可就成了“大冤种”!):
某芯片设备制造企业:2022年净利润大增,公布了每10股转增3股并派发现金红利X元的方案。这在当时的科创板,已经算是比较“大方”的了。
某新能源材料公司: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业绩同样靓丽,也提出了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Y元现金的方案。虽然转增比例不是逆天级别,但结合其高成长性和现金分红,市场还是会给个“好评”。
还有一些专注于某个赛道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往往股本不大,股价相对较高,在业绩表现优异的情况下,会选择10股送2股或转增3股,同时搭配可观的现金分红,来回馈股东。比如某些高端制造、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
这些案例,虽然和曾经的“暴力高送转”没法比,但在2022年的A股,已经算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了。它们通常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业绩炸裂,口袋鼓鼓:公司是真的赚到钱了,净利润蹭蹭往上涨,经营性现金流充裕,有底气分红。
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高得流油:这是进行转增和送股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粮草”,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股本结构合理,或股本偏小:股本适中,送转后能更好地增加股票流动性,同时避免过度稀释每股收益。
股价相对较高:通过送转降低股价,可以让更多投资者参与进来,提高股票的亲和力。
所属行业景气度高,发展前景广阔:公司自身有成长性,才能支撑送转后的股价预期。
所以,如果你在2022年报里,看到了这样的公司,那可不是“高送转”的“遗老遗少”,而是“新时代送转”的“弄潮儿”!它们是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给股东的一种“温柔回馈”。
既然传统的“高送转”已经“仙逝”,那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或者说,不甘心当“韭菜”的打工人),我们该如何去“侦查”那些可能带来“小确幸”的股票呢?记住下面几个“锦囊妙计”:
1. 财报是王道,业绩是核心:
一家公司要是想“慷慨解囊”,前提是它得有钱!所以,去看看公司的年报和季报,重点关注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那些业绩持续增长,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增长(不是“财务洗澡”那种),口袋里有真金白银的公司,才有资格谈分红送转。
2. 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多多益善:
这两项科目就像是公司的“压箱底钱”和“小金库”。资本公积金是用来转增股本的“硬通货”,未分配利润则是送股和派发现金红利的主要来源。这两项越高,公司进行送转的“弹药”就越充足。去找那些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占总股本比例很高的公司,它们就像是“怀揣巨款”的潜力股,随时可能给你来个“小惊喜”。
3. 股本大小,股价高低,也要看!
一般来说,股本总数较小,流通盘不大的公司,在业绩爆发后,更容易选择通过送转来增加股本和股票流动性。同时,如果股价相对较高,进行送转后可以降低每股价格,让更多散户觉得“买得起”,从而提高交易活跃度。这就是所谓的“降低投资门槛”,对散户来说,也算是一种“福利”吧。
4. 行业地位与成长性,决定“牌面”:
想想看,一家公司所在的行业正在“卷”得飞起,它却能“杀出重围”,成为细分领域的“YYDS”,那它的未来肯定充满想象空间。这样的公司,往往拥有持续增长的动力,也就更有能力持续地回报股东。所以,关注那些处于景气赛道、拥有核心竞争力、成长性确定的公司,它们才是真正的“潜力股”。
5. 关注上市时间,新股有“新玩法”:
A股市场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很多新上市的公司,特别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公司,在上市初期业绩爆发后,比较喜欢进行送转。因为它们股本小,成长快,往往有强烈的“做大做强”意愿,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市场关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可以作为一个观察维度。
6. 监管态度和公司治理,不能忽视:
虽然高送转的监管严了,但公司如果真的有业绩支撑,且分配方案合理,监管是不会过度干预的。所以,选择那些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透明、没有财务“黑历史”的公司,才是稳妥之选。别去碰那些喜欢“讲故事”、玩“概念炒作”的公司,否则可能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7. 实控人意愿,也很重要:
有些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者大股东,本身就比较注重股东回报,愿意与中小股东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通过观察公司历年的分红政策,或者管理层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也能略知一二。
家人们,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要敲黑板、划重点:无论“高送转”变成什么样,它始终只是一个分配方案,不是你“躺赢”的保证!股价的涨跌,最终还是由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前景、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千万不要因为某个公司出了“送转”方案,就头脑一热,无脑“追高”!很多人就是因为冲着“高送转”的概念,在消息公布后股价拉高时进去“接盘”,结果除权后股价一路下跌,成了“高位站岗”的“大冤种”。
记住,“高送转”不是免费的午餐,它只是把你的“一张大饼”变成了“两张小饼”,你碗里的饼总数量和总价值并没有变!所以,与其盯着那些“数字游戏”,不如把精力放在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上。选择那些真正有成长潜力、业绩扎实、估值合理的“白马股”或“潜力股”,长期持有,享受公司成长的红利,那才是股市的“真香定律”!
今天的“高送转”科普就到这里,希望你不再为“高送转”而“emo”,而是能擦亮眼睛,找到属于自己的“财富密码”!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