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股票特斯拉,特斯拉供应商股票有哪些?

2023-03-09 18:05:22 股票 tuiaxc

马斯克被特斯拉股东告了,具体原因是什么?

这件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是搞笑,特斯拉的股东因为马斯克时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因此而选择起诉他,马斯克喜欢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一点我们应该司空见惯了,之前马斯克就顶着目前全世界都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潮流,说自己认为发展燃料电池就是在交智商税,其实发表这样的言论在我看来不算什么,但在特斯拉的股东们看来就有很大影响,据统计,马斯克每发表一次不当言论,就会导致特斯拉的股票下降,让公司的利益受损,正是因为这一点,特斯拉的股东才选择起诉马斯克,因为他太能乱说了,而且他的社交平台上有一堆粉丝,他每发一次自己的见解,就会引起一次风波,在我看来,谁遇到这种事情都会选择起诉马斯克,这实在是让人进退两难,一边是自家公司的总裁利用自己的想法,让公司赚取大量钱财,另一边也是自家公司总裁,因为老是发表不当言论,导致公司损失大量钱财,这只能靠起诉强行让他闭嘴了,否则公司一直损失钱财,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情况。

马斯克之前才因为发表关于燃料电池的不当言论上了热搜,这次又是因为发表不当言论被自家股东起诉而上了热搜,这真是让人感觉搞笑,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富豪可真能搞事情,只希望他不要因为这一点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局面,有传言说,特斯拉的股东们都在考虑换一个公司总裁了,这对马斯克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希望他能稍微收敛一下,否则特斯拉真的换一个新的公司总裁,那可又是一件上热搜的大事。

不管怎么样,总的来说,马斯克总是发表不当言论这件事很让人无法理解,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也搞不懂他的想法,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这件事情的发展。

特斯拉供应商股票有哪些?

有很多,例如:

1、银邦股份

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08月25日在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沈健生,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制品、铝材、铝箔的制造等。

2、旭升股份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 主要从事压铸、锻造、挤压成型的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7年7月10日,旭升股份在上海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是“603305”。

3、先导智能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提供商,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燃料电池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加工、机器视觉等八大领域。

2015年,先导智能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450,市值超400亿元,成为锂电装备市值第一股。

4、中鼎股份

创建于1980年,总部位于山清水秀的皖东南生态之城宁国市。经过40年不懈奋斗和滚动发展,中鼎集团现已成为拥有下属企业30余家,海外企业10余家,以机械基础件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

除宁国总部基地外,中鼎还在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产业基地,并通过海外并购在美国、德国等地拥有KACO、WEGU、AMK、TFH等10余家多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5、常铝股份

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7年,是新型材料、精密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是各类热传输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洁净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资产60亿元。注册资本7.96亿元。2007年8月21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简称:常铝股份,证券代码:002160。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特斯拉真假供应商鉴定!120家A股概念股大盘点

参考资料来源: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我们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关于我们

参考资料来源:先导智能-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股 未上市就拿下百亿订单 会是下一个特斯拉?

早已在1943年就驾鹤西去的尼古拉·特斯拉,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逝世后的几十年后,会有两个粉丝,分别用他的姓和名,成立了公司,并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前者是我们熟悉的特斯拉,在上市后的第十个年头,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超过了1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后者尼古拉汽车就比较陌生了,6月4月刚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前市值约为10亿美元,相比起特斯拉,还像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不过尼古拉汽车的来头一点也不小,作为世界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股,其市场前景一点也不比特斯拉差。根据数据显示,尼古拉汽车在全球已有14602份预购订单,收入价值约为102亿美元,预计在两年半内完成生产,并在2023年开始销售燃料电池(FCEV)卡车。

当然,尼古拉跟我们听过的丰田氢燃料电池车Mirai在定位上就存在很大区别,Mirai是一辆乘用车,在加氢站不完善的情况下,其销量非常有限,长期都靠丰田输血维持运营。

尼古拉是主打卡车市场,目前一共有三款车型。其中NIKOLA ONE车型仅提供氢燃料电池版本;NIKOLA TWO纯电动卡车提供三种电池配置版本:500 kWh、750 kWh和1000 kWh,定位为短途运输用纯电动卡车;NIKOLA TRE的氢燃料电池版车型则定位长途运输。

因此,尼古拉汽车在自身定位方面和丰田Mirai基本没有竞争关系,反倒是在能源类型上会跟特斯拉产生冲突。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公开场合贬低氢燃料电池,认为其十分鸡肋,并嘲笑燃料电池是“笑料电池”,虽然有打压潜在对手的嫌疑,氢燃料电池崛起势必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氢燃料电池确实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配套设施的制约比电动车还要严重。

据悉,不含土地费用,加氢站建设成本约1500万人民币,比充电站贵3倍以上,设备支出占比八成。同时,加氢站占地面积较大,考虑到安全性,也并不适合建在城市,因此更适合作为商用车使用,采用定点运输的方式。

如果把氢燃料电池车的使用场景局限在运输这个领域的话,电动汽车的优势又会凸显出来,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电动汽车的续航也在稳定提高,同时快充时间也越来越短,如今很多电动车都可以在30分钟把电量从30%充满到80%,这就意味着氢燃料电池车加氢时间短的强点被削弱。

尼古拉汽车CEO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对外一直都表示::“我总是告诉人们,我们不是卡车制造商,尽管我们看起来是这样的,但(事实上)我们是一家真正的能源科技公司。”不过受到纳斯达克整体微跌0.69%的影响,尼古拉汽车在上市的第一天,股价就跌了0.65%。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一股东起诉马斯克,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这件事的起因也很搞笑。特斯拉的股东选择起诉马斯克,是因为他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马斯克喜欢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很熟悉。之前马斯克是反对现在全世界都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趋势的,说他认为发展燃料电池是在交智商税。事实上,发表这样的评论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特斯拉的股东看来,它的影响力很大。

据统计,马斯克每次发表不当言论,都会导致特斯拉股票下跌,公司利益受损。也正因为如此,特斯拉的股东选择起诉马斯克,因为他太健谈了,而且他的社交平台上有一大堆粉丝。每次他发自己的观点,都会引起一场风波。在我看来,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选择起诉马斯克。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自己公司的总裁一方面用自己的想法让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公司的总裁。

因为他总是发表不当言论,公司损失很大,只能通过起诉来迫使他闭嘴,否则公司会一直亏损,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我们都知道马斯克是个牛人,他以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卓识而闻名。他的特斯拉汽车是电动车市场的领头羊,占电动车市场的80%,每10辆新能源电动车中就有8辆是特斯拉汽车。他也是特斯拉的最大股东,但最近有消息称马斯克被特斯拉股东起诉。发生了什么事?

马斯克之前因为发表了关于燃料电池的不当言论而上了热搜,这次又因为发表不当言论被自己的股东起诉。这真让人觉得好笑。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真的能做事。只希望他不要因为这个给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局面。有传言称,特斯拉的股东正在考虑换一个公司总裁,这对马斯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希望他能收敛一点,不然特斯拉真的要变了。当地时间12日,特斯拉(TSLA)的一名股东。美国)对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会提起诉讼,称马斯克违反了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的协议,发布了损害公司利益的推文,而特斯拉董事会未能履行监管职责,给公司股东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起诉书列出了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的几条推文,包括去年5月引起巨大争议的一条。

“豪赌”氢能源,在资本中摇晃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能源变革从来都有着清晰的主线逻辑,不断提升能量密度的基本法则贯穿着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始末。因此,随着各国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对清洁能源的关注与研究,继电能开始立足在产业前沿后,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能源也在政策补贴叠加和技术进步的支持下,成为事关能源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汽车制造领域,从通用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1970年提出“氢经济”概念,到现代、丰田将燃料电池车的规模应用提上日程,乃至主营氢燃料商用业务的美国尼古拉汽车能在上市的几天内,市值达到 340 亿美元的高位······相信在理想的情况下,氢能源在不久的未来势必能和纯电产业长期共存,但此时的我们依旧能预见,氢能源行业静水流深、暗流涌动。

而相比氢能源受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困境,过于冒进的产业推动很有可能将氢能源的发展再次圈定在造车新势力过往的轨迹中。换言之,倘若在中国,当像尼古拉这样将前景建立于资本市场之上的新人,逐渐占据市场主流,氢能源发展或将重蹈纯电时代的覆辙。

“尼古拉”模式是春药,更是毒药

2018年9月,李斌带领他的蔚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打响了中国造车新势力赴美融资的第一枪。紧接着,北汽新能源以“北汽蓝谷”之名也登陆A股市场······一时间,对于彼时渴望外部资本注入的新能源企业来说,IPO几乎成了所有人强烈期盼的夙愿。

不得不承认,当量产之路出现重重困局,IPO确是推进在资本层面无法自足的新势力造车走下去的唯一手段。但纵观那些能顺利上市的新能源车企,无论是有着全套产业构思的特斯拉和蔚来,还是仰赖集团力量的北汽新能源此类车企,至少有着能在资本市场维稳的潜在实力。

如若以此为参考,试问,当氢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依旧遥遥无期时,又该如何来评判此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尼古拉汽车呢?

兴许从尼古拉疯涨的市值中,的确能透露出美国资本市场对氢能源前景极力看好的端倪,可事实上,当下的尼古拉像极了多年前以PPT为手段“让梦想窒息”的中国新势力造车们。区别不过是,全力押宝在氢能源商用化上的尼古拉,恰巧拥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可以用来讲故事。

构建自己的加氢网络、生产自己的燃料电池、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便自行解决供应链和制造问题······虽然尼古拉的发展规划总是如此似曾相识,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过于理想化的计划,却成了尼古拉让美国资本家眼红的潜在优势。

然而翻开这家公司的简历,六年来除了发布了重型卡车尼古拉一代(Nicola One)和二代(Nicola Two)、牵引式卡车Nikola Tre以及电动皮卡Badger四款燃料电池概念车型外,尚未对外宣布具体的量产时间。这就意味着,按尼古拉自己透露的该公司已拥有超过14000辆卡车的订单,超过10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兑现。

况且,抛开技术优劣和基建完善程度都不谈,仅仅是相比特斯拉Sami和Cybertruck,尼古拉与之对标的重卡和Badger皮卡,在售价上就毫无优势可言。尤其是在面对民用市场的皮卡车型上,尼古拉Badger高达6至9万美元的售价,远远超过了特斯拉的Cybertruck预售价的30%以上。更甚的是,尼古拉所采用的氢燃料技术平台还未经验证。

“尼古拉在做‘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但目前估值水平 ‘很荒谬’。”可以说,种种外部迹象都在表明,靠理想“圈钱”的尼古拉并非是一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营氢动力汽车的车企。也正由此,受尼古拉成功借壳上市影响,美股氢燃料电池股票巴拉德动力系统、普拉格能源大幅反弹,也更像是因此造成的蝴蝶效应。

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尼古拉的成功上市的确为氢能源产业的未来带去生机,但以此就说,氢能源将迎来向好发展的春天其实并不妥。丰田用几十年的发展都难以构建完整的氢能源产业链宣告这条道路的艰辛,而“尼古拉”模式的出现更像是投入产业的毒药。正如目前国内的很大一批纯电动造车新势力,终究葬送在一心向“钱”的浮躁中。

政策倾斜不该是“原罪”

在中国,从“十五”开始,科技部通过“973”计划、“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三大计划,时至今日都在持续对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进行支持,并且还以此形成了以大学研究院为主,涵盖制氢、储氢、输氢、氢安全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初步的技术研发体系。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鉴于丰田Mirai和现代NEXO两大燃料电池车型的表现在全球市场难见起色,以及诸如戴姆勒等车企选择终止开发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计划的原因,民用市场的开拓显然不是中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

这样一来,在政策明确燃料电池车将逐步带动整个产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并预计2020年中国商用车领域将实现万辆产销规模的计划下,氢能源首先进驻商用车市场的理念似乎开始加速落地。

尤其当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在今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方面,采取“以奖代补“、聚焦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等,正式确定了燃料电池补贴政策落地后,氢能源商用化的进程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全国铺陈开来。

随后的两个月内,广东佛山南海区386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分批投入全区公交线路运行;广州市首批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试运营;山东潍坊追加的150辆搭载潍柴氢燃料电池的公交车举行运营仪式·······

而从去年中国石化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合作,致力于氢能技术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到以广东、山东为首的地方 *** 加速建设以加氢站为核心的设施体系,乃至如今的氢动力商用车大规模投入运营,不难看出,在政策的倾斜下,氢能源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热情空前高涨。

但另一方面,不得不警惕的是,在补贴诱人的大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如当下一批“投机”造车新势力哄拥而至,最终留下一地鸡毛的现象。

?

况且就在日前,出资占比达65%的丰田联合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亿华通五家拥有相同理念的公司签署合营合同,拟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就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

那与其说,有着丰富氢能源产业经验的丰田,将为中国尚处试错期的氢能源商用化带去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倒不如相信,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丰田,将在产业政策与 *** 支持的东风下,滋生出更大的野心。届时,有多达五家的本土重点企业的上下疏通,有如项庄舞剑的丰田才是幕后真正的最大受益者。

也许从目前来看,在整个能源的变迁史中,资本依旧是逐利的,“尼古拉汽车们”的逐利之路同样会是热衷资本的企业所向往的。但与此同时,中国在政策的倾斜下,核心技术完成“自主化”、彻底摆脱技术进口依赖的要求,也将在随后的产业进程中时刻鞭策着每一个局内人。那彼时,就算驶入“快车道”的氢能源产业终究逃不过市场的洗牌。至少,依旧令人快慰。

文/曹佳东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卡车界“特斯拉”Nikola股价暴涨,美国又出一个马斯克?

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别成为两家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的名称,而且都在生产电动卡车

撰文?/?秦德兴

编辑?/?黄大路

设计?/ 杜??凯

来源?/?bloomberg,?forbes??作者?Edward Ludlow

6月8日,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仅数天的电动卡车公司股价大涨,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家公司就是Nikola Corporation,号称卡车行业的特斯拉。

Nikola是一家美国卡车设计公司,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由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在2014年创立。该公司的名称来源于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他是美国一位塞尔维亚裔发明家、工程师,特斯拉在2003年创立时就使用了他的名字中的特斯拉,而Nikola公司的名称来自其名字中的Nikola。

已亏1.8亿美元,今年收入为零

长期以来,对特斯拉公司持怀疑态度的人一直质疑特斯拉的估值。随着特斯拉在中国的工厂开始交付车辆,其股价自今年3月份以来一直稳步上涨,每股股票价格接近1000美元,市值超过1700亿美元。

Nikola这家电池动力和氢燃料电池卡车制造商6月4日才在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预计,今年的收入为零,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至少要等到2023年。

相比之下,创立117年的福特汽车公司预计今年的收入约为1150亿美元。然而,Nikola的股价在6月8日收盘时上涨了一倍以上,在盘后交易中又上涨30%,至每股95美元。

Nikola的执行董事长米尔顿在一封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公司的首要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稳定的增长。他说,股价上涨背后可能有几个因素并列举了一些例子,包括他在推特上宣布,该公司将开始接受旗下Badger皮卡的预订。该消息可能是推动公司股价在6月8日大涨的主要原因。

从米尔顿创立Nikola到去年年底,这家公司已经亏损了约1.885亿美元。该公司计划从明年开始交付Nikola Tre电池动力Semi Truck,然后在2023年推出两款燃料电池动力车型。

米尔顿提到的Badger车型的确让市场感到兴奋,但实际上可能不会投入生产。之前该公司在募股文件中表示,将专注于制造Class 8重型卡车,除非找到一家能与之合作的成熟汽车制造商,否则不会生产Badger车型。该公司的一名发言人表示,Nikola不久将宣布一个合作伙伴,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Nikola在2020年2月推出了Badger电动卡车,希望与特斯拉备受关注的Cybertruck竞争。根据该公司透露的细节,Badger电动卡车将有两种动力配置:燃料电池动力车型或电池动力车型。与Cybertruck的棱角分明和未来主义风格不同,Badger电动卡车采用了更为传统的设计,不过细节也让人印象深刻。

Badger电动卡车每种配置都提供600英里的续航里程,从零加速到60英里/小时需要2.9秒,最大功率为906马力。

紧贴马斯克,声称获1.4万辆氢卡订单

截至去年年底,Nikola拥有大约8600万美元现金。在股票上市之前,该公司已经筹集了超过5亿美元的私募资本,其中包括与意大利富豪Agnelli家族有联系的卡车制造商CNH Industrial NV的1.5亿美元资金。去年,CNH还向Nikola投资了1亿美元现金。

Nikola计划在凤凰城以南建立占地一个10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并从2021年开始生产卡车。该公司预计2027年燃料电池动力卡车的产量达到三万辆,2028年电池动力卡车的产量达到1.5万辆。

该公司的Class 8电动卡车引起了卡车行业的极大兴趣。尽管该公司鼓吹获得了1.4万辆燃料电池动力卡车的订单,折合成销售额约为100亿美元,但这些交易远未完成。该公司在4月份告诉潜在的投资者,正在与车队等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谈判,希望将预购订单转换为有约束力的合同并支付定金。

那么,为什么这家公司的车型引发了卡车行业如此强烈的兴趣呢?答案在于这些卡车提供动力的方式:氢燃料电池或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其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四倍。从理论上讲,与由锂离子电池驱动的同类汽车相比,该公司的电池将让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一倍。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个加氢站网络,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卡车补充燃料,从而节省大量时间。理论上而言,没有全尺寸电池那么大的重量,燃料电池动力卡车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

现年38岁的米尔顿最近表示,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超过特斯拉的马斯克,而他是其中之一,该言论引发了媒体的关注。米尔顿在接受一些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认为特斯拉是Nikola的竞争对手。

特斯拉和Nikola都提供电动卡车,但后者认为能源网络比卡车更重要。米尔顿说,氢的生产效率一直在稳步提高,成本不断下降,这将让氢燃料卡车比在城市充电的电池动力卡车具有优势。

米尔顿表示,Nikola的另一个优势是,该公司的卡车比特斯拉的卡车更轻,运行成本更低,尽管Nikola具有这些优势,但并非没有遇到挑战,以多快的速度铺开氢能源网络将决定公司的成败。

随着Nikola股价大涨,公司市值急剧上升,米尔顿也像马斯克一样,个人财富大幅增加。不过在创立Nikola之前,米尔顿已经经历过两次创业的失败。

在亚马逊成为知名公司之前很长时间,米尔顿就创立过一家名为Upillar的电子商务公司,访问量很快就达到每个月8000万,不过公司耗尽了现金,只能关门,米尔顿也变得一无所有。

后来米尔顿又创立了一家名为dHybrid的公司,对柴油发动机进行改造,以降低燃料成本并减少尾气排放,该公司还与一些卡车公司签订了超过1亿美元的合同,但在公司引入一家投资者后,该投资者抢走了公司的知识产权,目前双方仍在诉讼之中。

现在,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分别成为两家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的名称,而且都在生产电动卡车,作为特斯拉和Nikola的负责人,马斯克和米尔顿将不断地被人们拿来比较。像马斯克一样,米尔顿的推文也引发了公司股价的波动。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 冯扬 评论文章:
    在黑平台被黑我们要第一时间进行维权,包括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也是非常靠...
  • 杜滨锋 评论文章:
    遇到黑网被黑账户流水不足不给出款要怎么解决,网上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是多的,如...
  • 韩博 评论文章:
    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的基本条件网上被黑的平台必须是能登入的,如果是平台跑腿了...
  • 郭嘉庆 评论文章:
    不能出金有什么办法,对于这种情况,很多时候肯定是发下被黑了,那么被黑有几种情...
  • 郭沛余 评论文章:
    在网堵遇上这些理由,就是你被黑了,第一时间不要去找网站理论,网站既然想嘿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