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市 *** 持有特斯拉中国公司的股份
2 具体持股比例未公开,但是根据相关报道,上海市 ***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可能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3 除了上海市 *** 外,特斯拉中国公司的股东还有美国特斯拉公司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
特斯拉工程师的一句话,让整个A股稀土板块直接大跌。
让稀土板块遭受重创的,是特斯拉下一代电机将不再使用稀土。目前在电动车上使用的电动机有两种,永磁同步电机、无磁感应交流异步电机,但后者的效率远不如前者,只能作为双电机方案下的辅助电机存在。
我们所熟悉的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成熟,得到了广泛且长时间的验证,而且效率高,经常能见到的单电机配置车型上,就是这种永磁同步电机。但这种永磁电机由于内部有稀土元素,所以导致它的成本价格略高。
特斯拉接下来要做的,是抛弃主流的永磁方案,开辟新的无稀土永磁方案让其成为主流。之所以特斯拉一场发布会,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力,还要依托于特斯拉做出的创新性确实有许多成为了主流和发展方向。例如,一体压铸、4680电池、CTC电池等等。
这次,无稀土的永磁电机,真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吗?
特斯拉下一代电机,存在怎样的发展可能?
特斯拉的下一代电机要使用无磁电机,完全不使用稀土,还能大幅度降低特斯拉下一代驱动单元的成本,工程师说大概是1000美元左右。特斯拉现在的永磁电机,总共有三种稀土元素,占比是500g、10g、10g,下一代,稀土元素为0,且不损失能效。
特斯拉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一,是摆脱稀土在美国的供应不足的问题,资源卡脖子;
第二,是继续降低成本,减少了稀土的含量之后,能让下一代电机节省一部分原材料成本;
第三,可能只是进行对稀土企业的压价,毕竟之后特斯拉要用什么元素也没公布,而且可靠性、耐用性也都还没验证。
马斯克要做没有稀土元素的永磁电机,无非就两条路,非稀土永磁或者自励电机,总之是需要磁性的。特斯拉说的是下一代电机,是无稀土元素的永磁电机,注意,这里还是提到了永磁电机,但不再使用稀土元素,这就有点狠了。
现在,大部分电动车的电机采用了稀土钕铁硼材料支撑的永磁电机。
而电机,正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大部分电动汽车都配备了有稀土元素的永磁电机的动力系统,成熟的技术和高效率,让永磁电机成为主流选择,但永磁电机价格高(贵就贵在稀土材料上),还有高温容易退磁这些缺点。
业界认为,特斯拉要去稀土化其实并不容易。既然还是要做永磁,那仍然要有磁材料,而现阶段使用的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钕铁硼Nd2Fe14B的阶段。目前,第四代铁氮(碳)永磁体,还处于研发阶段,距离产业化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接着,分析两种可行性。
特斯拉打破主流规则,用自励电机,给线圈通电之后产生磁性;可行性不大,如果这么做,就等于把现阶段小型化永磁电机推倒重来,重新回归特斯拉创立之初的电机配置,不省电、不省空间,可行性不大。
另一种,研发出一种新材料,不是稀土元素,但还具有磁性。铁芯磁体确实是可以,不过,用在小家电上可行,但用在电动车上保证性能、效率,很难。那铁芯磁体就基本可以告别备用方案了,那剩下的可能就真得需要一个新物质的发明。
这种物质是什么?特斯拉没说,马斯克没提,业界也都看懵了;但凡说是告别永磁电机,都好理解,可能是感应电机也可能是自励电机。
特斯拉想采用新材料体系,目的毫无疑问是降低成本而且还要甩开稀土的限制,那是否考虑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做出让步?而下一代电机的时间线又是何时?别忘了4680电池也还没大面积量产,已经两年过去了。
下一代电机,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并不简单。
国内,该不该无脑跟?
特斯拉的话,不能不行,但也不能全信。业界对特斯拉的下一代永磁电机,普遍保持观望态度,毕竟新材料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发现了具备可替代性的新材料,比稀土性价比要高,早就已经开始商业化量产,说不定还能拿个诺奖。
如果真有新材料的信息,特斯拉不会在这卖关子,大概率会直接宣布。
特斯拉下决心去稀土,可能是嗅到了什么风向,而不再使用稀土做永磁,大概率是用一种特殊磁性材料代替稀土。但可能特斯拉目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把这事做快做好,所以没敢公布太多,或者是在立项初期阶段,能不能成还存疑。
国内该不该跟这股风?
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客观点说,特斯拉确实引领力新能源时代的一部分技术发展,这点确实是要承认。那这次,我们或许可以不用跟,但不可以忽视这种可能性。虽然经过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以现在的技术、研发水平,新材料替代稀土做磁体的可能性非常小。
但,如果特斯拉电机去稀土化成功,肯定会进一步降低成本。
特斯拉去稀土化本质,可能是减轻对供应链层面限制的担忧。虽说特斯拉对无稀土永磁电机实现起来也不算容易,既然提出了,要实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这时,也别拿国内厂商的研发力度去做推演,不在一个层面。就像全固态电池一样,国内厂家宣传有几年了,还徘徊在半固态电池阶段,被日产抢先研发成功了。实事求是,我们的技术与研发环境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中国车企该跟,但也要有方向的跟。特斯拉提出的这个思路,或许是对的,或许也是另有原因。但,目前也就只有特斯拉率先提出这个概念,究竟怎么实施也没有更具体的信息透露。
国内品牌盲目的跟风,是不可取的。毕竟,新材料的研发是需要试错的,而且成本很高,失败是常事成功才是偶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撰文 | 张瑞辰
编辑 | 潘 谈
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5点,备受瞩目的特斯拉2023年投资者日在得州超级工厂举行,但这次的活动或多或少是让大家失望了,因为万众期待的新车、4D雷达、HW4.0之类的啥都没有。
但惊喜也是有的!没想到鸽了半个多小时的马斯克,一张嘴就给股价喊跌了1.43%,直接蒸发了近2050亿美元。
活动上主要内容就是揭晓了特斯拉宏图的第三篇章,主要是围绕可持续性能源经济的计划,并且马斯克称这一总体规划将描绘未来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在发布会上带来了特斯拉最新的长期战略和下一代特斯拉平台细节等。
关于可持续性能源:
特斯拉发布一份白皮书,勾勒出为地球使用可持续能的清洗道路。并计划在可持续能源制造业投资10万亿美元。
马斯克称目前传统的燃油车只能把20%的燃料转化为驱动车辆前进的动能,并趣味调侃道:“未来所有汽车都将采用纯电驱动且自动驾驶,届时燃油车上路就和骑马没什么两样,甚至火箭也可以电气化。”
要做到可持续性能源经济发展具体需要达成以下目标:电池储能240TWH、可再生电力30 TWH、制造领域投资10万亿美元、能源要求为燃料经济的一半、占地面积低于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无法克服的资源挑战为零。
马斯克表示如果新能源的产能在2030年前,按计划在风电、太阳能、电池、汽车等领域增速进行,那么2050年前就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并且提及到锂资源,新能源电池生产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限制了来自于提纯锂元素的产能,而不是发现锂矿资源,目前锂的提炼是一个限制因素。
在进程上,特斯拉高管Drew Baglino表示在德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的锂冶炼厂已经破土动工,将于年底开始在该地试运行精炼锂,目标是在12个月内开始生产,将锂精炼成电池级锂化学品。
关于汽车方面:
在此次发布会上,关于特斯拉汽车方面提及的内容有:
1、Cybertruck卡车将于今年问世。
2、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目标是可由多人同时组装,组装成本降低50%。
3、特斯拉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4、未来所有车型将转向48伏电力系统。
5、特斯拉下一代汽车将重新设计控制器,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
6、特斯拉将打造一支拥有约8500万辆汽车的全球电动车队。
7、特斯拉全球副总裁朱晓彤表示,公司产量达到了400万辆的里程碑,目标是每45秒造一辆车。
虽然马斯克在可持续性能源经济方面提出的“宏图计划”值得敬佩,但特斯拉终归是一家汽车公司,用户和消费者更希望看到特斯拉的新产品而不是一辆Cybertruck讲三年。外界早就有对特斯拉新车(可能被命名为Model Q)的各种猜测声了,比如15万的特斯拉、跨界旅行车、标配自动辅助驾驶硬件再付费开通、搭载三元锂电池等。但特斯拉官方却对此没有一点声音,似乎还有特斯拉正准备对其销量最高的Model Y进行生产改造的消息,莫非Model 3和Model Y还有韭菜可割?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新车还得晚些时候”。
关于人工智能:
马斯克在本次的活动上展示了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第二次亮相视频,表达了现阶段Optimus所能达到的能力。视频中一个Optimus展示了行走能力,而另一个Optimus则是在组装一台新Optimus。明显感觉比上一次在特斯拉AI Day,行走以及工作等方面精进了许多,不过对此马斯克也是自曝了此前AI Day上展示的Optimus“其实根本没有运作”。
重点在于此次特斯拉带来的全自动驾驶板块,在数据方面,特斯拉自动驾驶软件总监AshokElluswamy表示,特斯拉将会使用人工智能等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正向自动贴标系统更新。利用来自八个摄像头的行驶数据实现自动标注,形成一个单一的三维模拟空间,进而来不断迭代和优化视觉算法。
特斯拉还表示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做到毫秒级的延迟,并公布了FSD的碰撞数据:使用FSD Beta特斯拉每行驶1万英里仅发生3次碰撞,而其余在美国行驶的司机1万英里则会发生5次碰撞。这样看来也不能证明特斯拉FSD的安全性就比人类司机高多少,甚至放到中国这样车多路杂的地方,就目前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还不能让用户放心交给车,毕竟特斯拉刹车失灵年年有,最近尤其多。
总的来说,反正这次特斯拉的投资者日活动在我看来没什么亮点,无非就是表达一下马斯克的前瞻思想,虽然马斯克不仅只局限于造车领域我们都有所了解,但我左看右看这次的活动,只留下了马斯克想“拯救地球”的印象。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风华绝代蝴蝶0121,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第一:首先,在今天早上前一小时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说过,今天上证大盘占据涨幅榜首的是石油以及银行。这两个板块占据涨幅榜首,他们并不属于市场上的热点板块,现在也不属于是牛市的行情之中,在这个时间点去拉升它们,无非就有一点,维护指数的稳定,但没想到维护了指数稳定,题材股缺跌的一塌糊涂。所以我当时就不应该再说了,今天大概率会出现大跌或者大幅度跳水。果不其然,今天是股市上真的大跌了,而且还跌的这么惨。
第二:昨天人民币突然出现大跌,我跟大家说过人民币下跌,这对于股市来说会有一定的影响,它会造成外资的流出。其次,今年一二月份出口数据也不太理想,企业要想出现一个可持续的炒作逻辑,那么首先的就是要出口,数据要漂亮,才是股票上涨的,根本没有了业绩的支撑,说什么都是屁话!这也是今天A股市场为什么会下跌的关键原因。
第三:最后,我们必须要弄明白一点的是,推动上证大盘突破3310点的板块是哪一些?你们还记得吗?通讯行业、军工板块、半导体,是这些板块推动了行情的上涨。但今天的这些板块全部都跌幅超过了3%以上,热点板块集体被打趴下,这就像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像是一个家庭的家长,突然把他们关进大牢,你觉得这个家庭还能够安生吗?这是一个很直接性的道理。
撰文|宋雨婷
当地时间3月1日,特斯拉举办了2023年度“投资者日”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特斯拉股价一路下跌,市值最高蒸发逾400亿美元(合2800亿人民币)。
据了解,早在一个月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就开始发文为今天的活动造势,透露将在活动上推出特斯拉宏图计划第三篇章(MasterPlanPart3),并声称这将是一条通向“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
同时,投资者日的宣传海报由一个个车架组成,也让人猜测特斯拉会不会在活动上发布新品,带着种种猜想,在投资者日正式召开之前的一段时间,特斯拉股价高涨。
但是,活动当天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仅登场了十多位部门高管,更多的是介绍公司过往的成就,和畅想未来的发展规划。
活动最开始,马斯克以一份关于能源转型的宣言表明,通往可持续能源地球的道路是明确的。
关于“完全可再生能源”这一命题,马斯克从当前的能源结构入手,表示目前全球80%能源仍来自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能效是非常低的,只有30%左右,并且人们并没有对使用化学燃料产生的大量散逸热能加以利用。
并将MasterPlanPart3分为五大核心,即现有电网增加可再生能源、生产更多电动汽车、在家庭和建筑物中安装热泵、将高温热输送和氢气用于工业应用,以及建造可持续燃料飞机和船只。
在他看来,实现可持续的能源经济需要达到以下目标:储能240TWh、可再生电力30TW、制造投资10万亿美元、需要能源不到燃料经济的一半、占地面积低于0.2%、占2022年全球GDP的10%、无法克服的资源挑战为零。
同时,特斯拉工程师介绍,特斯拉的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且不损失能效,总制造成本下降1000美元。
而特斯拉首席财务官Kirkhorn透露,特斯拉后续将发布一份白皮书。表明特斯拉的下一阶段增长将围绕可持续能源的未来,在为更大的世界人口服务的同时,不会有巨大的经济牺牲。
特斯拉的目的无疑是想让投资者相信在电动化竞争加剧的汽车市场,特斯拉有实力持续让销量领先。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在活动中表示,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占率仍在增长,年初降价拉动了市场需求。只要继续维持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就无需担心中国市占率。
对此,马斯克也表示,大部分人都想要拥有一辆特斯拉,拉动购买需求的关键在于价格的可负担性。
所以,特斯拉透露到2022年,Model3每辆车的成本已经降低30%,到“下一代汽车平台”有望再降低50%的成本。
具体实现途径上,特斯拉表示,将为下一代汽车重新设计控制器,彻底消灭所有的交叉线束,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另外,下一代平台将使用不需要稀土材料的永磁电机,驱动单元的成本也将降低1000美元;下一代汽车的组装上,特斯拉将允许由更多人同时组装,使组装成本降低50%。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车购买成本低,尽量取消物理功能键,提高换件成本高,缩短车的生命周期,开发周边产品高售价,这是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未来趋势。轻量化+极简制造流程变革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但同时,高度模块化集成除了美其名曰让车更智能,还很违背人性。因为制造成本更低或许会大大提升维修换件的零整比。更智能、更低价的特斯拉,正在把车变成易耗品。
所以这一次,资本市场并没有买账,社交平台上特斯拉也没有赢得太多的支持,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负面声音:“因为一个人,讨厌一个品牌”“吹牛罢了”“价格下探,那会不会减配”……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在会上透露特斯拉将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新的超级工厂,并将在该工厂生产特斯拉“下一代汽车”。
除此之外,特斯拉证实其得州的锂精炼厂已经破土动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开始试运行锂精炼,并且在12个月内开始投产,特斯拉希望该精炼厂能将锂精矿加工成电池级锂化学品。【iDailyca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天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赚钱大机器能否再造奇迹?
美东时间3月1日美股收盘后,马斯克放出了“宏图篇章3(Master Plan Part 3)”。第二天特斯拉股价开盘大跌逾%8%,至周五收盘197美元/股,相比3月1日仍下跌3%。
不怪投资者恐惧。
完成“宏图3”——全球全面转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能源***可持续——需要10万亿美元的建设投资。
马斯克是认真的吗?这可是2022年全球GDP的10%。一个人、一个公司,可以把这样的任务扛在肩上?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们认真地帮特斯拉算一算吧:
按照特斯拉建设得州、柏林工厂,开发4680和D1芯片的重投入阶段——2020-2021年150亿美元/年的资本开支为计,特斯拉要花666年时间才能独立完成“宏图3”,而其实际规划只有区区27年时间。
马斯克宏图3的目标——可持续的能源经济所需条件拆解
但如果能够实现30%的年复合增长,150亿美元为基础,20年后即可完成10万亿美元的投资。更何况时间跨度可到2050年,马斯克之前给特斯拉的年增长目标更是50%。
如此看来,特斯拉还有机会变不可能为可能。唯一的问题,如何实现连续高增长?此次投资者日没有给出很多细节。但《电动汽车观察家》从特斯拉的业务进展全面分析,试图回答:特斯拉要从哪儿赚到10万亿美元?
福利:关注“电动汽车观察家”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投资者日”即可获取(特斯拉投资者日PPT)下载链接
01
十万亿美元投资,特斯拉认真的
10万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
至2050年,用相当于2022年全球生产总值10%的10万亿美元投资建设,在小于2‰的全球土地面积资源部署风能、太阳能等发电和储能设施,再加上特斯拉14.4亿辆纯电车队,形成240TWh储能资源,30TW可再生能源。
到时候,不光是汽车,轮船、飞机、建筑都用上风光电清洁能源,由此实现完全可持续能源经济——这就是马斯克的“宏图3”。
关键是:10万亿美元、完全可持续能源经济——不是特斯拉携手全人类共同打造的“巴别塔”,而是马斯克打算凭“一己之力”完成的宏图。
在马斯克的计划中,将向可再生能源、汽车、建筑区域、热能及氢能、船舶及飞行器分别投入0.9万亿、7万亿、0.3万亿、0.8万亿和1万亿美元,通过清洁能源电网、移动运输电动化、热泵入户等方式,替代35%、21%、22%、17%和5%的化石能源使用,实现***可持续能源经济。
其中,占绝对主力的汽车电动化投资将完全用于特斯拉14.4亿纯电车队的打造。此外,特斯拉自研/生产/建设热泵、储能电池工厂的动作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个10万亿美元的“大计划”将由特斯拉自己完成。
可能吗?
02
15万的“Model 2/Q”卖7亿辆
经济型车将是特斯拉能源转型宏图上的核心环节。
按照规划,汽车业务投资占比10万亿的70%,目前聚焦在8款车型上,其中“下一代车型”,要卖7亿辆占比48.6%,与经济型乘用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相当。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乘用车上险量中10-20万元车型占比为45%。
目前还在“豪华品牌”定位的特斯拉,“下一代车型”能进入经济型的价格区间吗?按照目前透露的信息似乎是可以的。
投资者日的信息显示,“下一代车型”的5年拥车成本约是Model 3的71%。
特斯拉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Model 3的5年6万英里拥车成本是63美分/英里,则“下一代车型”为44.7美分/英里,总计2.68万美元。若按照Model 3的标准扣除2000美元的电费和800美元的轮胎费用,则用户的购买价格或为2.4万美元。
2.4-2.6万美元的价格与马斯克此前公布过的特斯拉“便宜车”Model 2 2.5万美元的售价便非常契合,也进入了15万元这一经济型乘用车的核心价格区间。特斯拉也正是用这一价格区间内的全球销冠车型作比——丰田卡罗拉上市56年来,全球累计销量达5000万辆。
显然,即使是拿出经济型车,要实现7亿辆的销量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3
“Model 2/Q”降成本、保性能
与丰田卡罗拉不同的是,特斯拉将为下一代车型创造更大的利润边际。
投资者日信息显示,通过革新和规模化,下一代车型成本相比Model 3/Y降低50%。2022年Q4,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为25.9%,按照3.5万元计算则Model 2/Q的成本在1.3万美元左右,利润边际高达48%。
众所周知,高单车利润边际是特斯拉掀起价格战的底气所在。问题是,如此之低的成本能否保证性能。
Model 2/Q将采用1000美元成本的电机,48V低压平台、锂电池电瓶和热泵系统。
电机降本主要通过减少75%的SiC器件用量。
SiC在电动汽车上被用作功率器件,耐压程度高、开关损耗低、效率高的优势。
但目前由于晶圆棒生长速度太慢,SiC量产还存在瓶颈。相比一般硅晶30-150mm/h的生长速度,SiC晶圆棒仅为0.2-0.4mm/h,相差数百倍,而且SiC衬底技术壁垒非常高,导致SiC价格高,产量低。
对于特斯拉减少SiC使用量的 *** ,业内有几种猜测:
一是特拉斯要弃用碳化硅,选择功率损耗更低(工作效率更高)的GaN。但目前,GaN还没达到量产的要求,市场上销售的氮化镓衬 *** 成芯片的成品率仅为33%,良品率低,导致成本比较高。而且GaN的应用与特斯拉减少SiC用量的言论也不相符,可能性较低。
二是特斯拉要用回Si基IGBT。但这一方案的封装烧结工艺仍有不少问题待解决,目前仍无确切信息表明特斯拉或者其芯片供应商能做到。
最有可能的是减少下一代主驱逆变器的碳化硅器件用量。
特拉斯Model 3采用了24个功率单管,每个单管采用了2颗碳化硅器件,合计48颗器件。用量减少75%,就是12颗。
投资者日上提到将采用“定制化模块封装技术”(We designed our own custom package)。
相比于市面上的SiC 功率模块产品,这种封装的散热能力提升了两倍左右,这意味着模块封装中的碳化硅晶片要小很多。
以此合理推测,特斯拉或许是想是通过功率模块技术的改进来减少碳化硅器件的尺寸和用量。
当然另一个辅助就是转向800V架构。电压平台升级也能减少SiC 的用量。通过这两者的技术迭代,有可能实现碳化硅器件数量的减少。
无稀土永磁驱动电机相比降本,更多或为地缘政治影响。
利用稀土材料加工而成的永磁体,以稳定优越的性能,一般是永磁电机的首选。但也有不适用稀土的电机,如宝马量产的励磁电机、马勒的无磁电机等。
《电动汽车观察家》在与一位电机领域资深专家沟通时得知,不用稀土的永磁材料的电机中最典型的就是铁氧体电机,美国通用电气很早时就做过这种产品。不过,要做到同等功率,铁氧体体积和质量要大很多,也就意味着铜和铁材料用量相比稀土永磁电机多出许多,所以铁氧体电机和稀土永磁电机哪个更划算并不好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空调上到底用铁氧体电机还是用轻稀土电机是看价格的,哪个便宜用哪个。”该专家表示。
当然同样体积、重量下还是采用稀土的电机功率最大、效率区最高,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也就是说,不使用稀土的电机,高效区间短,体积重量又大,那两者叠加后,会导致非稀土电机车辆平均耗电量要比稀土电机大很多。
48V低压平台也有降本的作用。
特斯拉表示从Cybertruck开始,特斯拉将逐渐全面转向48V平台。相对于12V低电压平台,48V电压升高,电流减少可减少线束发热,可使用更细或其它材质的线束,减重和降低成本。
但切换到48V意味着内部电源隔离要更严格,设计能够支持48V的控制器和供电系统,对电路设计、供应商供货、变更管理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将自己设计融合保险丝和继电器功能的“电子保险丝”,反应时间将提升至毫秒级,且支持固件重置,即OTA的能力。
所以,切换48V虽然可能降低车端成本,但系统改造的成本仍不容小觑,加上碳化硅和无稀土电机的现实限制,降本50%后的Model 2能否像Model 3一样好,仍是疑问。
04
27年造14亿辆车
在投资者日的问答环节,对于Model 2/Q的问题,马斯克要求直接跳过。事实上,相比新车,新产能恐怕是摆在特斯拉20年高增长目标前,更为紧迫和困难的工作。
截至投资者日当天,特斯拉已完成累计400万辆的生产交付,完成了作为汽车企业0到1的转型,但也只完成了14.4亿辆车队目标的零头。
问题是,剩下的14亿辆到哪儿造?目前,特斯拉的上海、美国、德国工厂官方公布的产能为200万辆。正如特斯拉特斯拉朱晓彤表示:“特斯拉生产工厂,及格线为90%的总体设备效率以及每45秒生产一辆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