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特斯拉收购了一间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市的已关闭工厂,在这之前工厂曾属于丰田。6月,特斯拉登陆纳斯达克,丰田斥资5000万美元购入约3%股份。7月,丰田和特斯拉宣布将合作开发电动版丰田RAV4。
2012年,电动版丰田RAV4问世,它的电池组和电机均来自特斯拉,这是丰田 汽车 首款纯电动 汽车 。
2014年,双方突然宣布终止合作,丰田也陆续减持特斯拉的股票,电动版RAV4的销量如约被定格在2600台。
丰田RAV4纯电动版(2012年~2014年)
很少有消费者知道丰田 汽车 和特斯拉这段 历史 关系,所以如果你要说丰田和蔚来、小鹏一众新势力相比,他们谁更了解特斯拉?我的答案反倒是丰田。
特斯拉的“武学心法”,丰田一清二楚。
特斯拉是否为电动 汽车 最好的解决方案,丰田早在6年前就有了答案。所以在合作终止那一刻,丰田 汽车 果断抛售了特斯拉的股票。无独有偶,梅赛德斯奔驰也曾与特斯拉合作,并先于丰田购入特斯拉的股票,两大巨头几乎在同一时段终止了和特斯拉的合作,连股票也没留。
特斯拉曾为第一代Smart电动版提供动力系统
有没有可能,两大巨头在分别深度接触特斯拉后,窥视到了特斯拉存在的问题,所以才毅然退出?答案并不重要,好产品不缺借鉴者。在特斯拉搭建起它的造车框架后,没有一家传统车企跟进。事实是,不缺资金,技术,人才的传统车企,无一向特斯拉看齐。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认可另一个现实,就是在传统车企们均未发力纯电动车领域时,特斯拉抢先占据了这个细分市场的话语权。在它引领的电动 汽车 评价体系下,看一辆电动 汽车 好不好,主要看它跟特斯拉的风格有多像。
丰田 汽车 的开场秀
去年上海国际车展,C-HR EV和奕泽EV正式亮相,这两款车没有惊艳的外内饰设计,也没有极致的动力参数,更没有为大家留下什么谈资。
很显然,熟悉特斯拉的丰田 汽车 ,没有选择和特斯拉相似的路线。相比加速性能、科幻设计、自动驾驶这些扯眼球的参数,丰田针对普通消费者,将安全和便利性作为基础,提供用户真正需求的产品。
以奕泽E进擎为例,可以看到最严苛的防护。奕泽E进擎将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形成了和车身一体化的构造,只为达到对电池包的防护。同时,还要经受最高标准的防水和防尘测试。而除了物理层面的防护,它还拥有三重安全监控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用户信任丰田的电池安全,不仅源于它对外公布的这些电池保护措施,更是在于过去23年里,丰田 汽车 品牌全球售出了1500台电动化车型,保持着电池0安全事故记录。
试驾奕泽E进擎 人性化电动出行体验
上周,笔者有幸对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进行了一整天的体验,我十分期待在当下特斯拉领导的电动车市场规则下,丰田 汽车 会给出怎样的产品去打动用户。
首先从设计上,奕泽E进擎虽然在前脸做了修改,在细节上融入了EV标识。但这款车整体和燃油版的差距并不大。相比市面上其他产品,如不细看都难以分辨出它是一辆电动 汽车 。内饰的变化也很小,唯有挡把和仪表能向用户传递它作为EV纯电 汽车 的身份。
在电机方面,奕泽E进擎搭载爱信永磁同步电机,匹配丰田第四代动力控制单元,最大输出功率150kW,最大峰值扭矩300N·m,百公里加速7.7秒。值得一提的是,它搭载的电池与特斯拉一样,同样是来自松下的三元锂电池,其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31Wh/kg,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400km。
这样一辆车,上手如何呢?
第一感受是,毫无违和感。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 汽车 的驾驶感受和燃油车的差异都非常大,电门踏板要么过重,要么过轻,动力的回馈比较弱,人车沟通感比较模糊。这样驾驶感受是有弊端的,它的问题在于驾驶员缺少对车辆的掌控,也容易因为操作失误,而酿成事故。
最近四川南充发生了一起特斯拉连撞多人的事故
但奕泽E进擎开起来则不是这样,除了感受不到发动机的存在,以及动力传递直接外,它的驾驶感受和燃油车十分接近,加速不会过于冒进,而是踩多少有多少的传统高级感。
此外,奕泽E进擎还有另一个较好的特点是,它的动能回收系统没有拖拽感,也就是车辆不再加速的情况下,不会有突然拖着重物被减速的感觉。即使在最经济的ECO模式下,也没有。
这两个设计或者说特性,对于用户而言是非常贴心的,这意味着当用户从驾驶燃油车切换电动 汽车 时,无需适应新的驾驶风格,能安全快速上手,可见丰田在调校时是十分注重人性化。
在驾驶感受接近燃油车的驾驶基础,奕泽E进擎利用电力驱动的形式,提升了很多传统燃油车上的弊端,比如起步很快,动力输出很线性,加速响应很快,性能很充沛等等。当然了,其他电动 汽车 也具备这些的特点。
另外,奕泽E进擎在高速状态下的NVH相比燃油版提升很多,电池的加入让它进一步降低了车身重心,并且操控性能依旧保留了偏运动的调校风格,再加上出色的动力输出,开起来非常“活泼”。
值得称赞的是,奕泽E进擎搭载了TSS 智行安全套装,驾驶辅助系统非常智能和便利,尤其在拥堵路况下使用自适应巡航功能,对车距的掌控很智能,即使在车道模糊的情况下,遇到加塞的情况,车辆也能识别并制动。
仪表可直观显示自适应续航系统正在工作
对奕泽E进擎的驾驶感受差不多就这些了,我个人更愿意将它视为奕泽的进阶版,它是一辆驾驶性能更高级的奕泽。
而通过奕泽E进擎这款车,我仿佛也能窥探丰田对于电动 汽车 的理解和期许,产品一定服务于消费者,可靠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先贴合目标群体的需求,再去谈提升。而不是冒进的搞一个夸张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这于用户真实需求毫无意义。所以从这一点看,丰田十分值得尊敬,它没有选择做一个市场的盲从者,它依旧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合理的。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才是上乘武学。
最后
奕泽E进擎的确是一款出色的纯电动 汽车 产品,我个人也建议购买电动 汽车 朋友多考虑这款产品。但客观来看,当前电动 汽车 市场还处于“尝鲜者”阶段,这些相对小众的消费群体,他们对于电动 汽车 的要求是够酷和够炫,从这个角度思考,奕泽E进擎产品吸引力不够强。但那又如何呢,让子弹飞一会儿,丰田电动 汽车 的舞台不在此刻,在未来。
全球车企苦苦应对疫情侵袭之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迎来历史一刻。
美国当地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截至收盘时间,股价上涨8.97%至1025.05美元,总市值达到1901.22亿美元,首次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场价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这个过程快得有些不可思议。截至目前,特斯拉成立仅17年、年销量不足50万辆,尚未实现年度盈利。不少业内声音仍然认为特斯拉不过是站在风口上起飞的“猪”,但它就这样终结了丰田多年“全球第一”的神话。
此前2017年4月特斯拉市值超福特,成为美国市值第二的车企;同年8月,特斯拉市值超通用,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车企;2020年2月,特斯拉市值超宝马和大众总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6月,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它是如何一步步迈过千元股价大关的?对此,澎湃新闻梳理了特斯拉上市十年的五大关键节点,简要回顾特斯拉的“成长史”。
2010年6月29日,特斯拉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登陆纳斯达克,成为1956年福特汽车公司之后,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
对于这样一家“不走寻常路”的汽车上市公司,华尔街对特斯拉股票大体上是友好的,但实际上却是“叫好不叫座”,中间更是经历了三次暴跌:上市之后第4个交易日暴跌16.1%;
上市满180天,禁售股可以自由卖出当日,股价暴跌15.1%;2012年1月13日,特斯拉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彼得?罗林森、汽车和底盘工程总监尼克?桑普森离职,股价暴跌19.3%,创下单日最大跌幅。
当时间划至2012年6月,特斯拉迎来的第二个关键的发展节点——Model S大规模交付。不过,在刚刚经历4年磨一剑的超级跑车Roadster之后,特斯拉开始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困境,华尔街也对其能否完成Model S大规模生产持怀疑态度,更何况,当时,Model S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图纸之上,颇有几分“PPT造车”的意思。
不过,马斯克并没有轻言放弃,他一方面通过股权质押从银行获得资金,另外一方面提议谷歌以110亿美元收购特斯拉,其中60亿美元相当于特斯拉的市值,而另外50亿资本用于工厂扩张。当然,最后两者并未谈妥,但足以见得马斯克的孤注一掷。
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斯拉被业内质疑在破产边缘徘徊之际,Model S的销量却出现了转机。2013年5月8日,对于特斯拉来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实现首个季度盈利,营收为5.62亿美元,利润为1100万美元。
这份财报标志着特斯拉开始扭转颓势,第二年,Model S获得了行业的多数重要奖项,股价上涨了5倍至逾200美元。
随后,特斯拉趁胜追击加快了扩张的步伐:2014年,特斯拉宣布在内华达州建立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2015年,特斯拉发布旗下第二款量产车,纯电动SUV Model X……
而真正让特斯拉股价“一飞冲天”的是2016年,这家电动车企宣布推出旗下最便宜的入门轿车——Model 3,这款车在美国起售价仅需3.5万美元,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其预定量一度达到50万辆之多。
随着Model 3在2017年中旬开始量产,特斯拉也并非一帆风顺。量产初期,Model 3面临了严重的产能问题,2017年第四季度Model 3只生产了222辆,2018年的产能提升也不如预期,马斯克甚至睡在工厂里,监督产能爬坡,并表示“Model 3产量是特斯拉优先级别最高的事项。”
2018年8月,还有一件看似颇为“反常规”的事件发生,马斯克突然在推特上表示欲私有化特斯拉:“我们正在考虑以420美元/股的价格收购特斯拉股票。”随后,马斯克被美国政交会指控欺诈,丢掉了董事长的职位。
但随着Model 3的产能问题得以解决,车市再也无法勒住这匹“脱缰的野马”。特斯拉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交付量创纪录,Model 3交付79600辆同比增长42%,不但实现年内首次盈利,连现金流都转正。2019年年底,特斯拉在上海工厂投产,并宣布将在柏林建设第三座工厂。
2020年2月,特斯拉市值超过宝马与大众的总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车公司。而仅仅4个月后,特斯拉市值超丰田,成为了全球第一。
回顾特斯拉上市10年路,伴随过鲜花和掌声,也经历了质疑与嘲讽,但它已成百年汽车制造史中再也无法绕过的浓重一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以来,特斯拉似乎进入了一个爆发期,最能反映其价值的特斯拉股票更是不断创出新高。
从今年1月开始到现在,特斯拉的股票已经上涨了300%,市值超过了通用汽车,福特,宝马和法拉利的总和,并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股市造起富来,在成就个人巨额财富的路上让你难以想像。由于特斯拉持续的股票上涨,现年49岁的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现在的资产净值达到了740亿美元,已名列全球第五大富豪之位。
而在今年3月,马斯克的身家还不到250亿美元,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31位。短短几个月后资产就达到了740亿美元,财富上升之快,有如坐上了火箭,可能连他自己都感觉有点懵圈。
毫无疑问,特斯拉已经成了股市里的“造富机”。可惜的是,那些曾经在早期就入股特斯拉的股东,看到如果飞涨的特斯拉股票,以及马斯克从一名不起眼的富豪一跃变成全球第五大富豪后,内心的感受是不是要崩溃?
汽车民生网从外媒报道中挖掘到了特斯拉曾经的股东,其中就有同是汽车制造商的戴姆勒和丰田的身影。以下专门介绍这两位股东当时是如何持有特斯拉股票,之后又是如何卖出,错失了此次绝佳的投资机会。
据外媒报道,早在2007年9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马斯克飞往戴姆勒总部——德国斯图加特,拜访时任戴姆勒全球研发负责人的 Thomas Weber。经过几轮沟通,直到2009年1月,戴姆勒终于在特斯拉下了一笔电池包订单,总价值4000万美元,用于Smart。同年5月,戴姆勒投资了5000万美元,获得了特斯拉9.1%的股份。
对于彼时四面楚歌的特斯拉来说,这9000万美元是雪中送炭的救命钱。而且不知道是否因为戴姆勒的示范效果,同一年丰田也向特斯拉投资5000万美元。当时电动版的RAV4采用的就是特斯拉电驱动动力总成。
到了2014年,戴姆勒卖出这些股份时,经过增资稀释持股比例降到4%,戴姆勒的500万股卖了7.8亿美元,5年赚了近15倍。在当时看,已经是一笔获利非常丰厚的投资。
有趣的是,2014年丰田也开始陆续减持特斯拉股票,直至2016年底全部出清,并且终止跟特斯拉的合作。丰田从这次投资中,获利颇丰,只是很难预料到,特斯拉的股价在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劲爆。
跟丰田一样,戴姆勒没有想到,时间又过了6年,这些股份的价值竟然又增长了好几倍,现在已经价值73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更是一举超过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反观戴姆勒自己的股票,其市值只有400亿欧元,大约为特斯拉市值的1/6。今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也下滑了20%,戴姆勒股价的波动,跟销量下滑不无关系。
投资特斯拉,虽然大赚一把,也不算投资失败,但看看现在特斯拉的股价,戴姆勒多少会有遗憾。
这个遗憾或许还会待续,如果戴姆勒把现在股价以及汽车销量双双走低,再跟特斯拉以及其销量双双走高相比,一低一高,戴姆勒可能哭都没有眼泪。
丰田投资特斯拉因“早退”造成的损失,其悔意相信跟戴姆勒不相上下,他们或许在深夜里曾这样拷问过自己:如果现在抛售特斯拉股票,是不是就成了第二个巴菲特(股神)呢?
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已经出售了其在美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部分股份,这表明两家公司将减少在电动汽车开发方面的合作。丰田在2010年与特斯拉建立了资本和商业伙伴关系。当时,它向特斯拉投资了5000万美元。截至今年3月31日,丰田持有特斯拉约2.4%的股份。丰田似乎已经在市场上出售了部分特斯拉股票,出售的股票比例尚未披露。当丰田收购特斯拉股票时,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上涨了10倍多。特斯拉早些时候宣布,今年将停止向丰田供应电动汽车用锂电池。虽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有所减少,但丰田计划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继续与特斯拉合作。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