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关掉电脑后,仍然久久沉浸在影片《华尔街之狼》的剧情之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歇斯底里,酣畅淋漓地演绎了乔丹·贝福特这个魅力无敌、奸佞狡诈、如癫似狂的华尔街狼人。
他白手起家,在一间小地下室里以替中产阶级买卖廉价便士股票一夜暴富,带领着一群狐朋狗友的创业团队进军金融界圣地华尔街。他能在三分钟内赚一千二百万美元,他成为了金融业界根深蒂固的大亨们轻蔑却羡慕的“狼人”,他的一举一动占据着华尔街日报头条。
不禁幻想,如果要在当下汽车行业找到一家与电影情节颇为相似的车企,想必非特斯拉莫属。因为二者同样从白手起家到占据资本与舆论的中心,敢于挑战传统有时却令人捉摸不透,看似虚无缥缈实则却在步步为营。他们都是时代机遇迸发之下的“投机者”,不同的是电影中的贝福特或许因为贪婪与阴暗的本性未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当下的特斯拉在“狂人”马斯克的引领下好似正在通向一条截然不同的成功之路。
几日之前,马斯克在某社交凭台发布一张特斯拉“小行星撞地球”的图片,虽然带有一定玩笑意味,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马斯克此刻的心境。尽管这匹华尔街之狼的股价近来经历大起大落,但截至2月18日收盘,每股仍报收858.40美元,市值达到1579.38亿,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市值第二高的汽车公司,将大众、通用、福特甩在身后。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特斯拉股价涨跌背后的真实诱因?这场不断博弈资本游戏的背后对象究竟是谁?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
不得不提的“空头博弈”
每当谈论特斯拉股价之时,“空头”一词的出现频率总是颇高。那么到底何为空头?其实就是一群对于股市前景或某家企业未来看衰,预计其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股票趁高价时卖出,待股价下跌在以低价买进,赚取中间差额利益的“投机者”。而正是由于特斯拉在与其交手的过程中暂时取得领先,才造成股价与市值的大幅提升。
在此之前,其实特斯拉在与空头的竞争中一直互有胜负。时间拉回2016年第一季度,根据当时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Q1累计亏损2.8亿美元,同时伴随Model X上市交付延期,公司高层接连离职,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之下,空头们开始大幅看衰其股价与未来,并大举抛售所持股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次年6月,特斯拉“空头头寸”就已达到104亿美元。
但是事与愿违,空头们的大举进攻并未带来立竿见影的可观收益,反而整个2017年其位于特斯拉身上的累计亏损达到35.6亿美元。不过对于未来,他们仍然极值看衰,而此刻特斯拉也悄然迎来对于其日后翻身最为重要的车型——Model 3。
2018年作为Model 3的首个交付年,因为其较为可观的销量与订单数,特斯拉全年股价上涨6.9%,因此空头不得不承受近14亿美元的亏损。进入2019年之后,由于产能危机、利润下滑、不断裁员等一些列负面因素影响,特斯拉股价一度跌至近2016年11月177美元的低点。资本市场信心减弱,股价持续大幅下跌,最终造就空头们的“胜利”,据统计仅2019年1-5月其累计收益超过40亿美元。
随后的故事我们更加熟知,伴随特斯拉熬过“产能地狱”时期,Q3季度扭亏为盈,Model 3交付量再创新高,股价开始不断回暖,截止2019年12月31日收盘达到每股418.4美元,空头因此再次开始亏损,盈亏抵消后整年营收依然为负。
而双方博弈的“高潮”来自于刚刚过去的2月3日,特斯拉盘中最高股价达到每股969美元,相比1月31日收盘涨幅达到惊人的131.6%,而全天累计成交6094万股,同样为1月31日的388%。
如此背景之下,没有一家空头能够幸免,面对疯涨的股票只能不计成本的高价吃进,最终仅仅一天的亏损就达到惊人的57亿美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而空头的一波无奈操作,也成为特斯拉股价上涨的“助推剂”。
可以预见,虽然部分空头对于特斯拉的态度已然开始悄然转变,但是不乏部分空头依旧坚持看衰后者。所以这场“空头期待特斯拉再次犯错,特斯拉期待空头被打脸”的精彩资本博弈还将继续。
足够亮眼的“成绩单”
不可否认,特斯拉的股价暴涨的一方面原因与空头的间接“助攻”有关,但深究内部主要诱因,或许还是因为其2020开年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而这份成绩单的组成部分包括财报、销量、毛利率与融资。
1月31日,特斯拉正式发布其2019年Q4季度财报,其中总营收74亿美元,同比增长2%,汽车业务营收63.68亿美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美元,连续两季度实现盈利。现金流方面,Q4季度累计收益10.1亿美元,大幅超过市场预估的4.295亿美元。凭心而论,相比曾经困难时期财报的捉襟见肘,此刻的特斯拉已经完全逆转颓势,也让资本市场看到其自我造血能力巨大进步。
而在Q4财报发布前之前,特斯拉就已公布其2019全年销量成绩,累计交付新车达到36.8万辆,其中Model 3单一车型销量就近30万辆,并一举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企销冠。对于已经到来的2020,特斯拉为自我定下的最终销量目标为“50万辆”,涨幅超38.8%。如果要对特斯拉完成这一目标产生怀疑,那么请不要忘记即将到来3月末,其第四款纯电SUV Model Y就将正式交付,谁都无法保证它不是下一个“Model 3”。
至于传统车企最为看重的“毛利率”板块,特斯拉同样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虽然相比从前,特斯拉目前的销量构成中仅80%的车型为售价更低的Model 3,而非溢价更高的Model S与Model X,但是其Q4季度毛利率仍维持在18.8%,作为参考2018年同为美国汽车巨头的福特汽车毛利率仅为1.8%,通用汽车稍好也不过9.3%,同为新能源车企的中国新势力品牌蔚来汽车毛利率甚至一直为负。所以可以看出,较高的毛利率已然成为特斯拉在这汽车市场赖以生存的关键。
此外,就在北京时间2月13日晚间,特斯拉悄然之间再次宣布开启一笔通过发行普通股融资20亿美元的计划。具体形式为,特斯拉将发行265万股新股,CEO埃隆·马斯克将会最多购入价值1000万美元的股票,公司董事会成员、甲骨文联合创始人Larry Ellison将会购入最多100万美元的股票。
同时,如果该笔融资能够完成,特斯拉的现金储备将达到历史新高的80亿美元。同时,此次20亿美元的融资与2019年5月的此前一笔融资目的完全不同。如果说后者是为当时身处低谷的特斯拉“正名”,利用资本的不断注入使投资者重拾信心的话,那么前者则代表其全球扩张之旅的开启,而特斯拉也将以此为契机,冲击更高的行业地位。
总是在说:“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的,不管那些因素从何而来,可最终促成了结果。”此刻,特斯拉股价的疯涨与市值飙升已成定局,而组成因素正是其财报、销量、毛利率、融资方面的不断“示好”。
当“帆船”遇到风
如果将此刻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比作一场帆船竞赛,那么特斯拉取得绝对领先的原因或许还与其所遇的正确风向有关,而“风”同样卷起了特斯拉一骑绝尘的股价。
总在说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那么对于特斯拉而言,选择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或许正满足上述所说的理想境界。大举入华的特斯拉得到了太多上海 *** 给予它的帮助,这些援助就像帆船赛中开挂的风一样,吹着特斯拉迅速前进,不然怎么会造就一座工期不到一年、周产能达3000辆的超级工厂。
2月13日,特斯拉对外发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19年报告。据报告显示,去年上海 *** 向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约8500万美元的“某些补助”,包括约46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约3900万美元的其他补助,并在中国达成4笔不同形式的贷款协议,总贷款金额达到197.5亿元人民币。
同时,我们给与特斯拉的还有一个量级超百万辆的庞大新能源市场,以及相关配套极为完善、成本更的零部件供应链。同样,据此报告显示,特斯拉2019年于中国市场的总营收为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69.55%。而去年美国市场营收的126.53亿美元,相比2018年营收148.72亿美元,已经开始有所下滑。
对比而言,或许曾经所说“特斯拉的未来在中国”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也能更好理解马斯克为何在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开场发言中的首句话为“感谢中国 *** ”。因为中国市场这块巨大“蛋糕”给予马斯克与他的特斯拉无限幻想,也将成为使其再次发生“质变”的关键。
至于引入特斯拉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是税收吗?是强产品力的单一车型吗?或许都是。但是得到更多的将是例如十几年前引入苹果之后,中国手机行业迎来的“黄金十年”。
?
就在今天,特斯拉官方微信推送了一篇文章名为《假如大象踩了你的Model 3...》。有时在想,从前身处内燃机盛行时代,我们总愿意将亦如大众、丰田这样的强势传统车企比作“大象”,因为它们庞大的体量代表了行业下一阶段的风向与趋势。
那么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的滚滚袭来,当传统内燃机向电动机逐渐转型,此刻的真正“大象”或许正是股价不断创造奇迹的特斯拉,在它身上并未看到什么“大象转身”的困扰,看到的只有一味向前。
最后,想分享特斯拉入职员工手册中的一句话:“我们与众不同,我们长于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去做没人能做的事,做别人告诉我们不可能的事。”或许正因为特斯拉员工都带着与马斯克相同的工作信条面对当下与未来,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高创造力”与“惊喜”制造能力,而这恰恰又是其股价“暴涨”的另一原因。
文/崔力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I财经社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1月4日,在北京大兴荟聚商城,即便工作日特斯拉门店人流依旧络绎不绝,同一时间段内,位于同一商场内的蔚来店内顾客屈指可数,理想、威马的门店更是长时间不见有人进入,销售们大都懒洋洋地坐在一边玩手机。十几公里之外,位于成寿寺附近的小鹏汽车交付中心也备受“冷落”,不过销售人员称客流主要受工作日影响。
一边是海水,一边却是火焰。“官网宕机了三次,三台手机都用没电了。”一名特斯拉销售对AI财经社回忆起自己经历的火热而忙碌的元旦假期时说,“来看车的人络绎不绝,我们销售自己都没机会坐进车里感受一下。”
坊间传言称,在元旦的火爆预订中,特斯拉取得了10小时10万辆订单。与之相对,蔚来出现大规模退订现象、退订用户甚至将其官网挤爆的传言,也甚嚣尘上。
尽管蔚来总裁秦力洪1月3日对外回应称,蔚来的订单很稳定并且还在增加,“有人说蔚来的官网因为退订爆掉了,但蔚来的官网和蔚来订单从来没有一毛钱关系,我觉得这些造谣的人还是要稍微做点功课。”
不仅如此,秦力洪还坚称“不降价”,“蔚来有很多的不足,但蔚来的配置水平和服务水平对得起这个价格”。当天,蔚来发布了极具竞争力的官方二手车政策和老用户复购权益,继续加持蔚来的高溢价优势。
不过,年前曾大闹美股的新能源“三杰”当前的确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AI财经社了解到,在蔚来App、各大汽车论坛以及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不少用户在低价 *** 原本两万的大额定金,有用户甚至最低作价六折出售,并表示会配合蔚来官方销售完成转单,且其提车期限均在今年1月份。这也就是说,自从1月1日国产特斯拉Model Y公布售价后,有此前交了定金的蔚来用户,转投了Model Y。
多位 *** 蔚来定金的用户告诉AI财经社,他们大都在元旦前不久下了“大定”,按照蔚来订车的正常流程,七天内就要完成“锁单”,但是国产Model Y公布售价后,他们均要求延期锁单,其中有几人已经向特斯拉缴纳了1000元的意向金“占位”,现在只等着把蔚来的定金 *** 出手后“转交特斯拉的大定”。
尽管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蔚来及时推出了1月10日前下定购车的用户仍可享受2020年补贴优惠,最高可优惠2.25万元,但依然挡不住用户转投“降价真香”的Model Y。在这些用户看来,“钱包是诚实的,值的时候买,不值的时候转。”
一位 *** 蔚来ES8大定的用户在谈及自己 *** 的原因时对AI财经社解释称,自己之所以打折 *** ,是因为国产Model Y“真的诱人”。该用户表示,蔚来和特斯拉的车辆各有千秋,特斯拉追求车辆本身性能,蔚来则强调车辆内饰和用户服务,但他也强调自己放弃蔚来转投特斯拉的原因,称“车毕竟是买来开的”。
蔚来早期被称为“中国特斯拉”,且成功模仿了特斯拉“以高打低”的技术路线,故被看作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最直接的对手,但两家企业长时间内并没有在价格层面直接对标的产品。
特斯拉股票代码:TSLA,
1、TESLA, INC. 报告称,2020 财年的收入为 31.5十亿,与 2019 财年相比,增加 28.31%。 净收入已增长 179.31% 至 690.0百万。
2、TESLA, INC. 报告称,2021 Q3 财年的收入为 13.8十亿,与 2020 Q3 财年相比,增加 56.85%。 净收入已增长 439.33% 至 1.6十亿。
拓展资料:
1、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行业内是绝对的第一,其他车企还差得很远。现在电动车能做的事情,汽油车都能做,自动驾驶技术是特斯拉区分于其他品牌的一记绝杀,特斯拉在美国已经实现了城际间的完全自动驾驶。这就像智能手机对传统手机的打击一样。在自动驾驶的车上,你可以干你任何想干的事情,娱乐,办公,学习,大大节约了通勤过程中浪费掉的时间。
2、比亚迪汉的自动驾驶技术,现在连基本的在车道内跑都做不到,车道稍微弯曲,就会偏离车道,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了。成熟的自动泊车技术,也大大方便了车技一般的用户的使用。特斯拉不断推出低价车型,有利于扩大用户量,每个用户的驾驶记录都在被机器不断学习,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很久的数据时间沉淀。
3、特斯拉降价后还要实现盈利,必然要降低无关紧要的内饰等成本。而且特斯拉,即使是model 3,各个方面的驾驶感,比如说降振、刹车脚感、刹车系统抗造性、油门提速感,都是很好的,特斯拉造车是认真钻研了的,具体驾驶感细节其他车企还不够完善。至于内饰粗糙等缺点,客户想要品控好的,更舒服,噪音更低,更高级的车,特斯拉也给了Model Y等其他车型的选择。就是分级通杀。
4、特斯拉快充技术节约了用户的时间。不过,特斯拉的电池容量还有待增强,没电的焦虑感是很磨人的。随着充电站的逐渐铺设,随处都可以充电的话,用电焦虑这一问题会有所解决,也会促进受限于充电站,而无法购买电动汽车的小城市市场份额的增长。
电池技术的对比
提到电池比照,作为电池世家的比亚迪绝对是有实力和世界上任何一个电池厂家比实力的,而特斯拉自身本来不具有出产电池的才能,其电动 汽车 的电池供应都来源于松下,那我们就暂时看一下松下的这个电池和比亚迪电池到底如何,松下电池选用的是钴酸锂电池,这种电池的特点是能量密度能够到达150-160瓦时/千克,而比亚迪选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只要100-110瓦时/千克,动力的供应方面显着是松下电池更有优势,续航才能当然也是实力更佳,同重量等级电池特斯拉会比比亚迪续航才能多出70公里摆布
电池构造的对比
电池的构造方面,特斯拉选用的是7000组单体小电池组成,选用小电池的原因是特斯拉考虑未来电池坏了之后只需要更换一小块,而不用集体更换一大组电池,而特斯拉最拿手的技术便是BMS(电池管理器),完全可以协调好这7000组电池,而实际情况是松下的这种钴酸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过高,无法做成大电池,而且松下的这种小电池生产工艺和生产线也相对成熟,相对于这种情况,比亚迪选用的是大电池组,正是由于电池能量密度小的优点,对于做成大电池组更减少控制单元的难度,这对于技术不算成熟的电动 汽车 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电池构造方面无疑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电池安全性
尽管特斯拉电控集成管理系统算得上是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电池本身的缺陷和电池组过多,特斯拉起火的事件并不少见,特斯拉的钴酸锂电池在高温下极度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氧,最终导致爆炸,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对来说非常稳定并且由于电池组的数量较少,控制方面也是相对简单,安全性,我更认同比亚迪这边
电池寿命
电池寿数来说,特斯拉的钴酸锂电池高温下极易分化,而电动车的行进无疑需求大量的能量,这需求电池长期的高功率作业,高温也是在所难免,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选用正三价的铁离子,不会发作更多的化学反应,这关于电池的使用寿数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要单说电池技术的话,特斯拉肯定是比不过比亚迪的。有人认为我是胡扯,特斯拉这么高大上的东西,电池技术没有比亚迪好?其实,如果你们有了解特斯拉的电池的话,你就会发现它的电池实际上不是自己研发的。它是采购自索尼的18650规格的电池型号,这种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用的最多的就是笔记本,一个笔记本大概用到6节。那么一个笔记本都要用6节的话,那么一辆电动车岂不是要用很多节?没错,特斯拉的电池大概用到七千多18650规格的电池。所以你看,单说电池的话,特斯拉并没有什么非常突出的技术。
而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则与特斯拉不同,是酸锂铁电池。这种电池最大的好处就是热稳定性很高,可以在600度的时候依然很稳定,并且由于三价铁离子不活泼的原因,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电池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增加。
那么特斯拉靠的是什么技术,才让其一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大佬”呢?那就是电池管理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MS。七千多节18650型号的电池,特斯拉用自己的电池管理系统就把它们连接在了一起,同时在每节电池之间会有液体管道穿梭,散发掉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热量。除此之外,如果一节电池出现问题,系统还会自动切断连接,以保证整体的完整性。
所以,要单说电池技术的话,比亚迪要比特斯拉强上不少,而特斯拉强在它的电池管理系统上。
这标题就有误,特斯拉没有自己的电池,是采用松下的18650锂电池,就是强光手电筒里的那种电池,几百个串在一起,就是特斯拉电动车的动力来源了。
而比亚迪的铁电池是自己研发出来的,安全性能极高,就算丢火堆里也不会爆炸,而且衰退率很低。唯一的缺点就是能量密度低,同样的质量存的电不如三元锂多。现在比亚迪做出调整了,纯电公交车继续用铁电池,因为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混动和纯电私家车改用三元锂,虽然安全性降低了,但是存电量提高了,还有就是大家都在用三元锂,为什么我不用?
那么,你可以判断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特斯拉(松下)的电池技术到底哪家强?
比亚迪电动车一般每次充电可以跑上500km,充电15分钟。快充15-20min,80%左右电量,慢充1-2小时,***电量 ,满充时行驶里程为500KM左右。但铁电池100多一公斤,一部电动 汽车 估计需要250多公斤电池吧,电池就要3万出头,成本要比内燃机车型高出5万元。
很多人都知道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并非电池技术,而是其组装电池,电池系统电能和安全管理的技术。电动车迟迟无法普及的原因在于高昂的电池成本,而特斯拉通过使用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已经量产的松下,18650电池大幅降低了电池成本。即便如此,其成本还是很高昂,据最近消息称,特斯拉因电池成本降不下来,特斯拉Model 3价格或升到5-8万美元。
未来电动 汽车 发展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如何降低电池成本,以及成本降低的速度有多快。特斯拉 汽车 公司被认为是每千瓦时电池成本最低的电动 汽车 制造商,业内有分析预估该公司已经接近200美元/千瓦时的水平。
经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当然不能说算是很全面的,但足以让大家了解到大概,而对于“比亚迪电动车电池与特斯拉电动车电池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牌”这个问题在 汽车 行业上确实是没过多的冲突,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决定买哪一品牌电动车时,所谓货比三家,做一些比较才能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许比亚迪会更优异些。
大家爱拿特斯拉和比亚迪对比,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问题,特斯拉是6000-7000个单体电芯,而比亚迪的电动车是100个。大家说特斯拉的BMS(电池管理器)牛,因为它要管7000块电池。比亚迪只要管100块就可以。当然,你是可以说特斯拉很牛,但是特斯拉愿意这样吗?我相信他是不愿意的,硬件成本啊,电池管理,意味着至少要采集每块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其他还有什么参数要采集,我也不清楚,我只是纯粹从业外人士的角度来分析),这都是需要从每块电池连线到电池管理器的。7000组和100组线的区别,哪个便宜?哪个简单?特斯拉不想简单一点?可是买不到大容量的电芯,只能很多小电芯并起来,增加容量。60多个3AH的18650电芯,可以并联成200AH的电池包(只是举例,实际是不是并成200AH我也不知道,但是并联增容是肯定的),然后再串联升压,达到电机的工作电压。而比亚迪一块电池直接就是200AH,这样的话,并联增容这一步就省了,直接串联升压就好了。特斯拉真的不想简单一点?臣妾做不到啊!一个复杂的电池管理器,也许技术是很牛逼,但是出问题的机率是不是比简单的大呢?他可能本来不想那么牛逼的,问题是,一次要管理那么多,不牛也不行啊。一次管7000名士兵,得是师长或者军长吧?可是只管100个的话,派一个连长就差不多了。我把军长留出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就不说电池管理器容易出问题,电芯呢?现在电池生产线的品质管理,不良率应该是按PPM来计的,也许松下电池生产线比比亚迪或者中国的其他电池产线管理好,PPM比较低,是不是有70倍的那么大呢?就算是有70倍那么大,一到车上,大家就电芯出问题的机率就又回到一个级别了。如果没有70倍那么高,那就是比亚迪出问题的机率比特斯拉还低那么一点。据我所知,Leaf的电池包,也是直接是大容量电芯(应该是软包装的)串起来的,省了并联的部分。管理芯片我就不说了,他们运算速度的数量级,是不在乎这7000和100的差别的。电池管理器的控制是软件实现的,我觉得没必要那么迷信美国人的软件能力吧,咱真的差那么多么?管理好一个连,总比管理一个军简单吧?我觉得特斯拉未必不想用大容量电芯,问题是他的采购量不值得人家专门给他建新的线,生产大容量的电池。他只能象拼积木一样,买小电池拼成大的。听说他自己投资建电池厂了,我们不妨观察一下,他是不是会生产大电芯。比亚迪做手机电池,自己也有生产18650电池,但偏偏他就没用现成的18650电池做电动车,而是另外投资20亿RMB,这个数据我是听说过,但是具体出处真不记得了,但是的确建了新厂是真的。他是因为钱多?我们知道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为什么?因为他电压比其他电池低,大约是3.2V,而特斯拉用的大约是3.6V,相差约0.4V,一个200AH的电芯,能量就差了(0.4*200=)80Wh。100块电池少8kwh(8度电)。我都会算的,比亚迪那么多人不会算么?他为啥不直接建电压高的电芯生产线呢?反正都是建新线的。我觉得这里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成龙早年里有个电影叫《我是谁》,貌似有那么一小块物质,蕴含极大的能量,后来爆炸了,出了事故。这里把这个扯出来就是想说,单位体积里具有的能量越高,就越危险。大家对电动车的诉求,目前既包括续航,也包括安全。我想这里面需要一个平衡点,既不至于为了安全,选了能量密度更低的镍镉电池,但续航能力成了渣。而也不能为了续航,就忽视安全,出了事故,把电动车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比亚迪建新线,生产的是电压相对低一些,但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我想投资之前,肯定要有评估报告啥的,说服一下董事会吧?比亚迪公布出来的视频资料里,就有火烧整车电池包的试验(我是看到过,大家可以自己找,都是公开的资料),最后是剧烈的燃烧,没有爆炸——还有就是一拖车秦起火烧毁(10+辆),但是没有一辆爆炸的——这个新闻,关注新能源车的,应该都知道吧?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这种电池车的危险程度不会比汽油车高(我们看的电影里,可是常常看到汽油车起火爆炸的,实际生活中,也应该有汽油车起火爆炸的情形)。而笔记本电池或者手机电池,投到火中,是要爆炸的(大家试验时注意安全)。当我们并不是说特斯拉就没做安全措施,他的思路也是可取的,他是用7000个可能的小炮仗取代了100个可能的炸弹。但是代价就是前面说的复杂的电池管理器,和动力电池包出问题的机率。说到这里又回到老路上了,就是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技术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如果特斯拉的技术领先几个数量级,比亚迪就不能学他?你们不是天天说比亚迪的车型象这个象那个么,反正都是拿钱建厂,不能用特斯拉一样的电池一样的技术?同样的道理,比亚迪也没有那么牛逼,但是他的优势就是自己建了生产线,直接生产动力电池,自己养起了市场,自己消耗。他储能,电动大巴,纯电车,混动车到处都用到这种大电池,所以他还在扩产,就是这样,可能还紧张。目前就是陪奔驰玩玩,别的厂家倒是想买,对不起,先排队,等我产能提升了再说。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还不是明显的竞争关系,一个高端一个低端,远没有要抢对方蛋糕的时候,反而要合作让消费者接受电动车,把蛋糕做大。特斯拉目前在中国在走下坡路,在最初的猛增之后,现在销量下滑,根本原因还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不是比亚迪抢了他的市场。
特斯拉是一个类似于中国长城的美国企业,核心技术都是依靠采购只是个组装厂。电动 汽车 的核心部件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电池来自日本松下、电机来自台湾富田、电控系统曾经流出的信息是某机构的技术支持,但让也不排除自己研发团队的加入。
但是特斯拉电控系统导致的严重事故不是一例两例了,严格的说特斯拉的产品除了定位和设计其他并不算一流产品。依靠采购的动力电池排名低于比亚迪,动力还是台湾省的中国芯,这台车到底如何自己想一想吧。我们看一看NR(美国知名调研机构)的电池技术排名:
1、LG化学
2、三星SDI(问题品牌)
3、比亚迪
4、松下
5、Kokam
6、东芝
7、帅福得
8、LECLANCHE(瑞士)
9、Electyocaya(加拿大)
10、宁德时代CATL
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排名第三,三星SDI电池镉致癌的问题还没有明确回应其实应该剔除排名,之后的企业自动升一名,那么比亚迪目前至少是全球第二。
电池元素与其他企业的元素不同,电池类型为钴酸锰锂电池,缺点是能量密度一些、优点是安全系数直接升高一级,严格碰撞测试、穿刺火烧试验保证安全的电池类型不多,比亚迪算其中第一。
其次还有商用车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缺点同样是能量密度低、电池均衡性差,优点是成本足够低,补贴取消之后能真正拉低电动 汽车 售价的只能依靠这种电池。电池技术没有突破,降低成本是唯一的出路。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没有可比性的两家企业,特斯拉是美国乐视、埃隆马斯克是没有走弯路的贾跃亭,而比亚迪是实业型企业。
特斯拉在 汽车 领域可能是昙花一现,但是比亚迪则不同,这家企业即使不卖车也会是动力平台供应商,掌握核心三电和整车生产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动力电池作为能源计划的其中一个环节,不能放弃也不一定有绝对必要自己生产。
有可能的话这两家企业还有可能是供求关系,特斯拉如果不是受制于松下中国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也是电池供应商不错的选择。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购车推荐每天更新。
三元锂电池如果内部短路或是正极材料遇水,都会有明火产生。所以一般18650电池都会有一层钢壳保护,由于特斯拉的电池组是由7000块左右的18650电池组合而成,所以,虽然特斯拉给电池组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但是在极端的碰撞事故中,起火隐患还是有的。
而磷酸铁锂电池则要稳定许多,电池板就算是穿刺、短路也不会爆炸燃烧,遭到350℃的高温也不会起火(三元锂电池在180-250℃就扛不住了)。所以在安全性能上,磷酸铁锂电池略胜一筹。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围绕电动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售后及保养也陆续发展起来,但还有一个消费者关心的关键问题是,动力电池的衰减有多严重?如今特斯拉给出了答案:特斯拉Model 3行驶48万公里后电池组容量衰减仅5%。
特斯拉电池供应链及业务发展高级总监、首席电池科学家Kurt Kelty和他的合作伙伴——加拿大Dalhousie大学的Jeff Dahn在3月22日的国际电池研讨会暨展览公布了他们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Dahn在演讲中表示,提高NMC三元锂电池中的某种化学成分,可以限制高压下电池运行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最终的结果是改进后的电池单体在超过1200次循环后依然有着优秀的性能表现。
Dahn演讲的PPT
如果把电池单体制成电池组,1200次循环等同于车辆行驶大约30万英里(约48万公里),这意味着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特斯拉车主在连续开24年后电池容量仍然可以达到出厂容量的95%。更关键的是,Dahn在现场表示,新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在特斯拉的产品中得到应用。(“going into the company’s products.”)Dahn口中的产品不出意外应该就是今年年初量产的特斯拉-松下2170电池了,该电池会首先应用到7月量产的特斯拉Model 3上。
以下是36氪科普讲堂环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一个简单的策略是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然而在高压状态下,电解质会与电池正极反应。通过使用简单的实验就可以表明,这些化学反应的对电池正极是极其有害的。Dahn及其团队的技术,阻止了这些对正极有害的不良反应,应用新技术后的电池在高压状态下电解质与正极的反应几乎停滞,使得高性能的NMC锂离子电池可以在高压状态下运作。
这项新技术使得特斯拉有机会在2170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的情况下阻止电池性能衰减反应。
事实上,这项新技术在于1月4日召开的特斯拉投资者见面会上就做了闭门公布。特斯拉CEO Elon Musk和CTO J.B. Straubel专门对投资者解释了新电池的技术细节,使得一位做空者改变了看法——
投资人Whitney Tilson曾在2013年初至2014年做空特斯拉的股价,如今特斯拉关于超级工厂的激进生产计划让Whitney Tilson决意卷土重来。1月4日,Tilson参加了特斯拉投资者见面会。会后他在发给其他投资人的邮件中表示,见面会主要介绍了新型电池的原材料供应和制造细节,特斯拉高层的策略“令人印象深刻”。他决定放弃做空特斯拉股票。
那么已发售的Model S X的电池组衰减情况如何呢?去年11月,活跃在荷兰比利时的特斯拉论坛上一群特斯拉车主收集了全球各地286位Model S车主提交的电池充放电数据。数据显示,在行驶10万公里后,大多数Model S的电池组容量将衰减至出厂原始容量的95%;在行驶20万英里(约32万公里)后,电池组容量将衰减至出厂原始容量的90%。
另一组实验数据表明,频繁的充放电似乎更能避免电池降解。(特斯拉车主看过来)
Musk曾经透露,特斯拉实验室曾就Model S的电池组进行测试,该电池组在模拟运行了50万英里(约80万公里)后,电池组容量衰减到了出厂原始容量的80%。特斯拉对于包括电机在内的驱动单元的设计使用寿命要达到行驶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的级别,作为与之匹配的动力支持,电池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支持的行驶里程也应达到160万公里。
以2万公里/年计算,普通车主要连续驾驶80年才能报废一辆特斯拉 汽车 。但不要忘记,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 汽车 的使用效率将得到指数级提升,届时特斯拉 汽车 的优势将会逐步显现。
对于电动 汽车 市场上的玩家而言,特斯拉在动力电池上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已经低于125美元/kWh)显得已经难以追赶。反过来说,2016年 汽车 销量尚不足8万辆的特斯拉,如果没有点技术积累,如何应对来自大众、奔驰、通用们的竞争?
论技术,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的三元锂电池,比亚迪为相较落后的自产的磷酸铁锂电池。
因为能量密度更高,三元锂电池已经成为乘用车动力电池主流方案。松下一直是排名全球第一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与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合建有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工厂(年产量50GWH,我国2016年总产量才100GWH)。松下之后做的比较好的还有三星SDI、LG、TDK、宁德时代……比亚迪即便是在国内,技术也不是最靠前的,现在国内乘用车用的最多的为宁德时代(国内第一)的三元锂电池方案,比亚迪乘用车这块后面也会陆续改用三元锂电池。除了电池外,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是电控系统BMS,一辆 汽车 里面数千甚至上万节电池要管理好是很有难度的,这块也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之一。
特斯拉现在在行业的地位类似于苹果当初对大屏触控手机的引领。
题目说的不是很清楚,应该说的是特斯拉 汽车 和比亚迪 汽车 所使用的动力电池组哪个更牛!所以比较的是电池组。
单纯从电池角度一个三元锂一个磷酸铁锂,两个都是成熟的锂电池技术,三元锂突出能量密度但是不稳定,磷酸铁锂突出安全性但能量密度不高。所以使用场景上也有不同,磷酸铁锂达到三元锂同样电容量需要更大的体积和重量,所以体积重量相对不那么敏感的大巴车公交车就比较适合用磷酸铁锂,家用轿车由于体积和重量限制使用三元锂续航能力更有保证!没有优劣只是技术路线不同。
从电动家用 汽车 电池组的角度来看,电池组由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组成。纯电动情况下三元锂会比磷酸铁锂续航更好,混合动力下电池容量要求不大,三元锂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所以比亚迪用磷酸铁锂来做混合动力车也是很好的选择,利用磷酸铁锂的稳定性可以对电池使用更为极端。纯电动车比亚迪也要用三元锂,所以说这是没有更好的选择。三元锂电池电控系统方面,特斯拉应该比比亚迪要好,毕竟多年的持续研发和应用。特斯拉 汽车 使用的三元锂控制的已经很成熟也比较安全了。比亚迪对三元锂的控制还需要等时间和市场的验证。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