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你买的这支股票到底有没有打出超额收益吗?今天这篇文章带你把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讲清楚,像做菜一样易懂。先给一个干货版的定义:超额收益率通常指的是投资组合的实际收益减去一个参照基准的收益。参照基准可以是市场指数、行业指数,甚至无风险利率。两种常见的口径是:一种用基准收益率来衡量超额,另一种用无风险利率来衡量超额。简单说就是你赚了多少钱,扣掉谁来评判的“应该赚多少”,剩下的部分就是超额。
要算清楚,数据准备很关键。需要先把每个观测期的收益率算好,常用的有价格收益率和总收益率。价格收益率只看价格变动,不考虑分红;总收益率则把股息、配股、分红再投资都算进去。对于股票投资和基准的比较,通常建议使用总收益率,这样才不会错过分红带来的“隐形利润”。
具体步骤可以分成几步:之一步,选定时间区间和基准。第二步,获得投资组合在同一时间段内的收益率序列和基准收益率序列。第三步,计算每期的超额收益:ER_t = R_p,t - R_b,t(若以总收益率口径,则用总收益率作差)。第四步,统计层面可以给出平均超额收益、累计超额收益和滚动超额收益。
举个直观的例子,假设某股票组合在一个月内的总收益率为8%,所用基准指数的总收益率为5%,那么这个月的超额收益为3个百分点,即 ER = 0.08 - 0.05 = 0.03。当然如果你用的是日收益率,需要先把日收益累积成月收益再去比,务必把时间单位对齐。
除了简单差额,还有更专业的风险调整视角。最常见的是用CAPM来估算阿尔法:α = R_p - [R_f + β (R_m - R_f)],这里的R_p是投资组合的实际收益率,R_f是无风险利率,R_m是市场收益率,β是投资组合对市场的敏感度。若α显著为正,说明在风险调整后你获得了超额收益。
如果你不愿意单纯赖样本均值,还可以用回归法来估算超额收益。把投资组合收益作为因变量,市场超额收益(R_m - R_f)以及其他风险因子(如 *** B、HML等)作为自变量,回归得到的截距项就是阿尔法。滚动回归还能给出不同时间段的阿尔法波动,像追寻双色球的分布一样直观。
在更高级的模型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Carhart四因素模型等加入了规模、价值、动量等因子,帮助你把系统性风险和因子暴露考虑进去。超额收益被视作残差项或α,越稳定、越显著,表现越“硬核”。
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之一,记得把分红、派息、股票拆分等事件在收益序列里正确处理,否则会低估实际回报。第二,基准选择要合理,过强/过弱的基准都会让阿尔法变成“自来熟”的幻觉。第三,数据颗粒度要匹配,日频、周频、月频之间的换算需要一致的计量单位。第四,样本期不宜过短,太短的样本容易被市场噪声误导。第五,别把亏损和错失机会当成“坏运气”,这也是超额收益里最常见的陷阱。
在统计口径层面,你可以给出平均超额收益、累计超额收益、以及超额收益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常用的显著性检验包括t检验、t统计量和置信区间,帮助你判断α是否真正在统计上显著,别让“看起来很稳”变成“其实只是数据的噪声”。
如果你要把计算过程写成一个自媒体式的快速指南,可以把核心公式列清楚:简单超额:ER_t = R_p,t - R_b,t;若以无风险利率口径:ER_t = R_p,t - R_f,t;月度或年度累计超额:ER = ∏(1+R_p,t) / ∏(1+R_b,t) - 1;阿尔法:α = R_p - [R_f + β (R_m - R_f)]。这么写就像把烹饪步骤写成配方,懒人也能照做。
最后,别忘了把超额收益放在风险框架里看。收益再高,若波动很大、下行风险没被控制,可能只是运气好的一段时间。用滚动回归、分组对比和多因子模型来交叉验证,像做综艺节目里换嘉宾一样,看看哪种组合更“稳”。你会发现,超额收益不仅仅是数字,它还和你的投资风格、交易成本、税负、执行力一起组成了一场关于耐心和技巧的游戏。
那么问题来了,超额收益到底是谁的奖赏?是投资者的勇气,还是市场的偏心?今晚的交易屏幕还在闪烁,你愿意用什么来检验它的超额?
咨询记录·解于2021-11-14茅台193...
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名单文章列表:1、2020年五大四小发电集团装机容...
国内油价近二十年历史最低价是3.06元一升。最高的时候,发生在201...
中信国安(000839)中天科技(600522)新海宜(00...
长江铝锭今日价格后面的涨跌是什么意思?是对长江铝锭的一个...